《喜陈儒珍来过》
时间: 2025-01-04 07:52: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陈儒珍来过
作者: 谢铎 〔明代〕
一住休言十日馀,
几从门下望高车。
殷勤岂是爱留客,
寥落近来成索居。
莞海秋风人去后,
巴山夜雨梦回初。
多情见说城南路,
杨柳千行绿渐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陈儒珍来访的喜悦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提到自己已经在这里住了十天,不再提及长久的日子;常常透过门望着高大的车辆,期待友人的到来。热情的款待并不意味着我想要留住你,而是最近的日子变得孤寂。莞海的秋风,朋友离去后,夜雨中的巴山让我梦回往昔。多情的人们说城南的路上,杨柳成行,绿意渐渐稀疏。
注释
- 十日馀:指在此地住了十天多。
- 高车:高大的车,象征着贵人或重要的客人。
- 殷勤:热情周到的款待。
- 索居:孤独地居住,指最近的日子显得寂寞。
- 莞海:指江南一带的海域,常与柔美的风景联系在一起。
- 巴山:指四川的巴山,常用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城南路:指城南的道路,象征着温情和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铎,明代诗人,字君复,号青松,晚号天池。生于明代中期,文学才华出众,尤其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风光和人情世故,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谢铎与朋友相聚的时刻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惋惜。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人际关系,展现了他在社交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诗歌鉴赏
《喜陈儒珍来过》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诗作,谢铎在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朋友来访的愉悦与久居后的孤寂,情感真挚而深邃。首联“一住休言十日馀”,开篇即以时间为引,表达了作者与陈儒珍相聚的日子,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人到来的渴望与期待。而“几从门下望高车”,则传达出一种期盼的心情,期待着友人的到来。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谢铎巧妙地将殷勤的款待与孤独的心情结合,突显出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
诗中“莞海秋风人去后,巴山夜雨梦回初”一句,描绘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交融。秋风送走了朋友,夜雨又勾起了他对往昔的追忆。这种景与情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更具层次感,情感愈加深刻。
最后两句提到“城南路”,通过对杨柳景象的描写,象征着友情的深厚和岁月的流逝。整首诗在温柔的笔调中流露出对友谊的珍惜与对离别的伤感,展现了谢铎细腻的情感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住休言十日馀:作者在此地住了十天,提醒人们不要再提及时间的流逝。
- 几从门下望高车:常常从门口向外望,期待着高大的车子(象征重要的客人)来临。
- 殷勤岂是爱留客:热情周到的招待并不是希望留住你,而是反映出内心的孤独。
- 寥落近来成索居:最近的生活变得孤独,显得更加寂寞。
- 莞海秋风人去后:秋风拂过莞海,朋友离去后,感受到的孤寂。
- 巴山夜雨梦回初:夜雨中的巴山让人梦回最初的时光,充满对过往的怀念。
- 多情见说城南路:多情的人们提起城南的路,暗示着友情与回忆。
- 杨柳千行绿渐疏:杨柳成行,绿色渐渐稀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高车”比喻贵客,体现了对友人的重视。
- 拟人:如“秋风人去后”,赋予风以人的情感,增强了孤寂的氛围。
- 对仗:如“莞海秋风”与“巴山夜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来访的喜悦与离别后的孤独的对比,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朋友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高车:象征着尊贵的客人,代表着期待与重视。
- 秋风:引发思乡之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杨柳:象征着友情的脆弱与流逝的岁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车”象征什么?
- A. 朋友的到来
- B. 重要的客人
- C. 交通工具
- D. 自然景物
-
“巴山夜雨”中的“夜雨”给人带来了什么感觉?
- A. 欢乐
- B. 寂寞
- C. 平静
- D. 忙碌
-
诗中提到的“城南路”象征了什么?
- A. 友谊的深厚
- B. 遥远的旅程
- C. 城市的繁华
-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谢铎的《喜陈儒珍来过》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诗均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但谢铎更加注重友人来访的细腻情感,而王勃则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对未来的思考与祝福。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谢铎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