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生查子(春日)
作者: 毛滂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日照小窗纱,风动重帘绣。
宝炷暮云迷,曲沼晴漪皱。
烟暖柳醒忪,雪尽梅清瘦。
恰是可怜时,好似花秾后。
白话文翻译:
阳光照在小窗纱上,微风吹动着厚重的帘子,绣花的图案轻轻摇曳。
宝炷香的烟雾在黄昏的云朵中迷离,曲折的池沼在阳光下波光粼粼。
暖烟中,柳树苏醒,显得有些困倦;雪已经融尽,梅花却显得清瘦。
正是这令人怜惜的时节,宛如花盛开后的凋零。
注释:
字词注释:
- 宝炷:指香,通常用来熏香,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 曲沼:指曲折的小池塘,形容水面波动的样子。
- 醒忪:柳树在暖风中苏醒,但仍然有些困倦的样子。
- 花秾:花盛开时的繁茂景象。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梅花”与“柳”常被用以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梅花在雪后绽放,象征坚韧与纯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升,号山人,生于宋代,擅长词作,尤其是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词,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之际,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轮回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生查子(春日)》展现了春日的温暖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惆怅的情感。诗的开头描绘了阳光洒在窗前的宁静场景,轻柔的风吹动着窗帘,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接着,诗人用“宝炷暮云迷”描绘了傍晚的香气和云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梦幻的氛围。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转而关注自然的变化,描绘柳树在春风中苏醒的模样,以及梅花在雪融后显得清瘦的状态。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美丽的脆弱。最后一句“好似花秾后”则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感叹。
整首诗充满了细腻的观察和深邃的情感,通过生动的意象与优美的语言,展现了春日的迷人风光与生命的感悟,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照小窗纱:阳光洒在小窗纱上,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 风动重帘绣:微风轻拂,帘子随之摇动,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 宝炷暮云迷:傍晚的香气在云雾中弥漫,增添了神秘感。
- 曲沼晴漪皱:水面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 烟暖柳醒忪:暖烟中,柳树苏醒,生动地描绘出春日的复苏。
- 雪尽梅清瘦:雪已融尽,梅花显得清瘦,隐含着生命的脆弱。
- 恰是可怜时:此时正是令人怜惜的时刻,暗含对美好事物的感叹。
- 好似花秾后:如同花朵盛开后的凋零,强调了生命的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与花的盛衰联系在一起。
- 拟人:柳树“醒忪”,赋予自然事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日照小窗纱,风动重帘绣”,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色,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不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光:象征生命和希望。
- 柳树:象征春天的复苏与生命的柔和。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日照小窗纱”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秋季
B) 冬季
C) 春季
D) 夏季 -
“雪尽梅清瘦”中,“清瘦”指的是什么? A) 梅花的美丽
B) 梅花的脆弱
C) 梅花的繁茂
D) 梅花的香气 -
本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忧伤
C) 怀旧
D) 感慨
答案:
- C) 春季
- B) 梅花的脆弱
- D) 感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毛滂的春日诗相比,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 《春夜喜雨》:同样描绘春天的生机,但杜甫更注重雨水对万物滋润的重要性,展现出一种更为沉重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选》
以上内容为对《生查子(春日)》的详细解读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古诗的美丽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