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山解]管变青律》
时间: 2025-01-04 08:12: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迎新春·[山解]管变青律
作者: 柳永 〔宋代〕
山解管变青律,帝里和新布。
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
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
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
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
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
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白话文翻译:
迎接新春,山间的管弦乐声变得清脆,帝都的布帛因新年而焕然一新。
晴朗的天气温暖宜人,正值庆祝佳节的三月初五。
华丽的灯笼装点着千门万户,九条街巷弥漫着轻柔的香风。
十里之外的红树映衬着,鳌山上乐声喧天,鼓声阵阵。
渐渐地,天空如水般清澈,正午的明月高悬。
香径上,缨带和果实随意抛洒无数。
夜深时,烛影摇曳在花阴之下,年轻人常常在此邂逅奇遇。
在太平盛世中,朝野欢庆,民众安康富足。
随意而聚,面对这样的美景,怎能忍心独自醒悟回家?
注释:
- 山解:山中的乐声清晰可闻。
- 管变青律:乐器的声音变得清脆悦耳。
- 帝里:指的是都城,即京城。
- 晴景回轻煦:晴朗的景象让人感到温暖。
- 列华灯:华丽的灯笼。
- 九陌:指的是街道。
- 罗绮香风:华丽的衣物和香气飘散的风。
- 绝缨掷果:缨带和果实随意丢弃。
- 更阑:夜深时分。
- 奇遇:意外的邂逅或经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永,字耆卿,号少陵,北宋著名词人,擅长以细腻的情感抒发和优美的词句著称。他的词风多以婉约细腻见长,常表现人间离别与思恋之情。
创作背景:
《迎新春》作于新春佳节,适逢喜庆的时刻,柳永以此表达对新春的热切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诗歌鉴赏:
《迎新春》通过生动的描绘以及细腻的情感,将新春的喜庆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描绘了新春时节的自然景色与人们的欢庆场景,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开头以“山解管变青律”引入,展现了节日的气氛渐渐浓厚,接着描述了城中灯火辉煌、香气四溢的场景,给人以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享受。尤其是“十里然绛树”和“鳌山耸喧天箫鼓”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热闹非凡的节日图景。
诗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细致描绘,表现了人们在太平盛世中欢庆新春的快乐。尤其是“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一句,传达了年轻人在这个节日中可能会有的美好邂逅,增添了几分浪漫的色彩。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更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解管变青律:山中乐声清晰,乐器的旋律变得悦耳。
- 帝里和新布:都城中换上新装,象征新年到来。
- 晴景回轻煦:晴朗的天气给人温暖的感觉。
- 庆嘉节当三五:庆祝佳节正值三月初五。
- 列华灯千门万户:万家灯火通明,华灯遍布。
- 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香风轻拂,街巷间弥漫着香气。
- 十里然绛树:十里红树,映衬着节日的喜庆。
- 鳌山耸喧天箫鼓:山上乐声震天,鼓声阵阵。
-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天空如水般清澈,明月高悬。
- 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香径上缨带和果实随意丢弃。
- 更阑烛影花阴下:夜深时分,烛影摇曳在花阴下。
- 少年人往往奇遇:年轻人在此常有奇遇。
- 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太平盛世中,朝野欢庆,民众安康。
- 随分良聚:随意聚会,享受良好的时光。
- 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面对美景,怎能忍心独自回家。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列华灯千门万户”与“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形成对仗。
- 比喻:将天空比作清水,形象生动。
- 拟人:乐声喧天,形象地表现出节日的热闹。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新春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同时展现了节日的欢庆气氛和人们的幸福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自然与和谐。
- 灯:象征光明与希望。
- 香风:表达了节日的喜庆和温暖。
- 红树:象征繁荣与生机。
- 月:象征宁静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A) 端午节
- B) 中秋节
- C) 新春佳节
- D) 清明节
-
“十里然绛树”中的“绛”指什么颜色?
- A) 绿色
- B) 红色
- C) 蓝色
- D) 黄色
-
本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忧伤
- B) 喜庆
- C) 怀旧
- D) 愤怒
答案:
- C) 新春佳节
- B) 红色
- B) 喜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
诗词对比:
- 柳永 vs. 苏轼:两位诗人均以细腻的情感描写见长,但柳永多表现生活琐事与人间情感,而苏轼则多关注自然与哲理,风格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宋词选》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柳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