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郊外绿阴千里。掩映红裙十队。惜别语方长,车马催人速去。偷泪。偷泪。那得分身应你。
白话文翻译
在郊外,绿树成荫,延绵千里。红裙飘舞的十个队伍掩映其间。临别时的惜别之语显得格外悠长,而车马却催促着人们匆匆离去。偷偷抹去眼泪,偷偷抹去眼泪,何以能分身去陪伴你呢?
注释
- 郊外:指远离城市的乡村地区。
- 绿阴:指树木的阴影,这里形容环境幽美。
- 红裙:指穿着红色裙子的女子,常用以表现青春和美丽。
- 惜别:指临别时的不舍。
- 车马催人速去:形容时间紧迫,想要离去的迫切感。
- 偷泪:形容不由自主地流泪而又不想让人看见。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车马催人速去”可以感受到一种急迫的离别情感,这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描绘离别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号雪樵,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词风婉约细腻,常以爱情、离别为题材,极具感情深度和音乐性。柳永一生游历广泛,生活在北宋时期的动荡环境中,这些经历对他的词作有着深刻影响。
创作背景
《如梦令》创作于柳永的早期,反映了他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该词作伴随着柳永生活中的一次离别,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充分展现了他在情感表达上的细腻与深刻。
诗歌鉴赏
《如梦令》是柳永词作中的经典之作,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调,描绘了离别时的伤感情绪。开篇“郊外绿阴千里”,展现了自然的美丽,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接着“掩映红裙十队”,通过红裙女子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青春的短暂和美好。
“惜别语方长,车马催人速去”一句,突出了离别的急迫感,同时也表现出惜别的复杂情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舍愈加明显。最后的“偷泪”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悲伤。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层层递进,形成了一个由外在景物到内心情感的转变,显示了柳永高超的艺术手法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郊外绿阴千里:描绘了一个宽广、宁静的郊外情景,绿树成荫,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 掩映红裙十队:通过红裙的女子来增添活泼的气氛,象征着青春和生机。
- 惜别语方长:离别时说的话显得格外悠长,表现出不舍之情。
- 车马催人速去:时间紧迫,车马的催促让人不得不匆匆离开。
- 偷泪。偷泪:反复强调内心的悲伤,表达了无法控制的情感。
- 那得分身应你:感叹无法分身陪伴对方,表达了深切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裙”比喻青春的美好。
- 拟人:将车马描绘成催促者,赋予其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如“惜别语方长,车马催人速去”,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围绕离别展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不舍和对离别的深切哀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阴:象征宁静和美丽,代表着生命和希望。
- 红裙:象征青春、爱情和美丽的瞬间。
- 车马:象征离别的急促和无法挽留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绿阴千里”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 A. 城市的喧闹
- B. 宁静的郊外
- C. 荒凉的沙漠
-
“惜别语方长”中“惜别”指的是什么?
- A. 互相祝福
- B. 不舍的离别
- C. 欢聚一堂
-
诗中反复出现的“偷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开心
- B. 愤怒
- C. 伤感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相见欢》(李清照)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 《相见欢》与《如梦令》均表达了离别的情感,李清照的作品更加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而柳永则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融入了离别的急迫感,形成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柳永词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