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 夜》
时间: 2025-01-08 23:56: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令 夜
往事如烟,锦瑟华年,三更风叶五更蝉。
多少新愁无处寄,瘴雨蛮天。
高挂水晶帘,别恨频添。
烛摇窗影不成圆。
枕上片时归梦里,故国幽燕。
白话文翻译:
往事如同烟雾般消散,华丽的年华如同锦瑟般缤纷,三更时分,风吹落叶,五更时分,蝉声凄切。多少新的愁苦无处寄托,瘴气弥漫的南方,雨声凄凉。高高悬挂的水晶帘,别离的怨恨愈加频繁。烛光摇曳,窗外的影子无法成圆。枕上片刻,回归梦中,故乡的幽燕。
注释:
- 往事如烟:指往事似烟雾般消散,难以捉摸。
- 锦瑟华年:比喻年轻时光的美好与绚烂。
- 三更:夜深时分,指大约在午夜。
- 瘴雨蛮天:指南方潮湿、多雨的天气,瘴气指的是潮湿环境中的病气。
- 水晶帘:指透明的帘子,象征着隔绝与距离。
- 别恨:离别的怨恨。
- 烛摇窗影:烛光摇曳,窗外影子变幻不定。
- 故国幽燕:指怀念故乡的幽静与安宁,幽燕暗指北方的燕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溥儒(1896-1963),字子华,号文韬,近现代中国著名诗人、书法家。他出生于北京的满族世家,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的诗歌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浪淘沙令 夜》创作于溥儒流亡生涯期间,诗中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故乡的思念。此时,作者身处异乡,感受到深重的离愁别恨。诗中渗透着对失去青春与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惋惜。
诗歌鉴赏:
《浪淘沙令 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开篇以“往事如烟”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仿佛在诉说时间的无情与美好事物的易逝。接下来,作者用“锦瑟华年”进一步渲染了年轻时光的绚烂与美好,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
诗中提到的“三更风叶五更蝉”,描绘出夜深时分的孤独与寂静,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接着,面对“多少新愁无处寄”的无奈,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苦闷与迷惘。在“瘴雨蛮天”的描写中,作者不仅描绘了南方湿热的环境,还借此表达了对故乡气候的思念。
全诗的意象错落有致,既有窗外的摇曳烛光,也有梦中故国的幽静,形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最后,诗人以“枕上片时归梦里,故国幽燕”结束,梦的回归又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故乡的深沉依恋与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溥儒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往事如烟:以“烟”形容往事的虚幻,暗示过往的难以捉摸。
- 锦瑟华年:用“锦瑟”比喻年轻时光的美丽,显示出对过去的眷恋。
- 三更风叶五更蝉:描写深夜的孤寂与自然的声音,增添了时空的层次感。
- 多少新愁无处寄:表达内心的忧愁无处发泄,显示出孤独感。
- 瘴雨蛮天:环境的描写与心境相呼应,增添了苦闷的情绪。
- 高挂水晶帘,别恨频添:描述物理隔绝与情感隔绝的双重意义。
- 烛摇窗影不成圆:烛光摇曳,窗外的影子模糊不清,象征着不圆满与不安。
- 枕上片时归梦里,故国幽燕:回归梦境,表现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烟”比喻往事,生动形象。
- 对仗:如“高挂水晶帘,别恨频添”,工整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烛光摇曳,赋予了静物以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对美好青春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情感深邃而细腻,令人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及解释:
- 烟:象征往事的虚无与易逝。
- 锦瑟:代表华美的年华与美好回忆。
- 风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蝉:象征孤独与时光的无情。
- 水晶帘:象征离愁与隔绝。
- 烛光: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情感的摇曳。
- 梦:象征对美好过去的渴望与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锦瑟华年”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年龄的增长
- B. 青春的美好
- C. 生活的苦涩
-
“往事如烟”的意思是?
- A. 过去的事情清晰可见
- B. 过去的事情难以捉摸
- C. 过去的事情值得怀念
-
诗中“别恨频添”体现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离愁
-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登高》杜甫: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浪淘沙令 夜》与《静夜思》:两者均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加强调离愁的复杂情感,后者则以简单而深刻的意象传达浓厚的乡愁。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选》
- 《溥儒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