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春台·绣地残英》

时间: 2025-01-19 15:28:02

绣地残英,画空飞絮,东风又送春归。

雨足郊坰,相将翠密成帷。

燕莺犹恋芳菲。

向枝头、叶底依依。

留春不住,绿波渺渺,碧草萋萋。

锦帆开晓,彩仗迎熏,峰回路转,月淡天低。

红云影里,群仙报道班齐。

九奏箫韶,算人间、无此埙箎。

步新堤。

金鼎调羹也,梅子黄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燕春台·绣地残英 赵以夫 〔宋代〕

绣地残英,画空飞絮,东风又送春归。 雨足郊坰,相将翠密成帷。 燕莺犹恋芳菲。 向枝头叶底依依。 留春不住,绿波渺渺,碧草萋萋。 锦帆开晓,彩仗迎熏,峰回路转,月淡天低。 红云影里,群仙报道班齐。 九奏箫韶,算人间无此埙箎。 步新堤。 金鼎调羹也,梅子黄时。

白话文翻译:

绣地上的残花,画中的飞絮,东风再次送走了春天。 雨水充足,郊外的绿意浓密如帷幔。 燕子和黄莺仍然留恋着芳菲。 在枝头和叶底,依依不舍。 春天的离去无法挽留,绿波浩渺,碧草茂盛。 锦帆在黎明时分展开,彩仗迎接和煦的风,山峰回转,月亮淡淡地挂在低垂的天空。 在红云的影子里,群仙报告着班齐。 九次奏响的箫韶,算来人间没有这样的音乐。 走在新的堤岸上。 金鼎中调制的羹汤,正是梅子黄熟的时候。

注释:

  • 绣地残英:形容地上残留的花朵,如绣品般美丽。
  • 画空飞絮:形容空中飘飞的柳絮,如画中景。
  • 东风又送春归:东风吹来,春天再次离去。
  • 雨足郊坰:雨水充足,郊外土地湿润。
  • 相将翠密成帷:形容郊外的绿意浓密如帷幔。
  • 燕莺犹恋芳菲:燕子和黄莺仍然留恋着春天的芳香。
  • 向枝头叶底依依:在枝头和叶底,依依不舍。
  • 留春不住:春天的离去无法挽留。
  • 绿波渺渺:形容水面广阔,绿意盎然。
  • 碧草萋萋:形容草地茂盛,碧绿一片。
  • 锦帆开晓:锦帆在黎明时分展开。
  • 彩仗迎熏:彩仗迎接和煦的风。
  • 峰回路转:山峰回转,道路曲折。
  • 月淡天低:月亮淡淡地挂在低垂的天空。
  • 红云影里:在红云的影子里。
  • 群仙报道班齐:群仙报告着班齐。
  • 九奏箫韶:九次奏响的箫韶。
  • 算人间无此埙箎:算来人间没有这样的音乐。
  • 步新堤:走在新的堤岸上。
  • 金鼎调羹也:金鼎中调制的羹汤。
  • 梅子黄时:正是梅子黄熟的时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以夫(约1189-1256),字子固,号虚斋,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离去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离去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绣地残英,画空飞絮”等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春天的离去描绘得如诗如画。同时,诗人通过对燕莺、绿波、碧草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最后,诗人通过对群仙、箫韶等超凡脱俗的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无限向往和珍惜。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词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绣地残英,画空飞絮,东风又送春归。
    • 诗人以“绣地残英”和“画空飞絮”形容春天的离去,东风再次送走了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
  2. 雨足郊坰,相将翠密成帷。
    • 雨水充足,郊外的绿意浓密如帷幔,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3. 燕莺犹恋芳菲。
    • 燕子和黄莺仍然留恋着春天的芳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不舍。
  4. 向枝头叶底依依。
    • 在枝头和叶底,依依不舍,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情。
  5. 留春不住,绿波渺渺,碧草萋萋。
    • 春天的离去无法挽留,绿波浩渺,碧草茂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奈。
  6. 锦帆开晓,彩仗迎熏,峰回路转,月淡天低。
    • 锦帆在黎明时分展开,彩仗迎接和煦的风,山峰回转,月亮淡淡地挂在低垂的天空,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7. 红云影里,群仙报道班齐。
    • 在红云的影子里,群仙报告着班齐,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的向往。
  8. 九奏箫韶,算人间无此埙箎。
    • 九次奏响的箫韶,算来人间没有这样的音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无限向往。
  9. 步新堤。
    • 走在新的堤岸上,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10. 金鼎调羹也,梅子黄时。
    • 金鼎中调制的羹汤,正是梅子黄熟的时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绣地残英”、“画空飞絮”等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春天的离去描绘得如诗如画。
  • 拟人:如“燕莺犹恋芳菲”、“向枝头叶底依依”等句,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绣地残英,画空飞絮”、“绿波渺渺,碧草萋萋”等句,运用了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离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刻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通过对群仙、箫韶等超凡脱俗的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无限向往和珍惜。

意象分析:

  • 绣地残英:形容地上残留的花朵,如绣品般美丽。
  • 画空飞絮:形容空中飘飞的柳絮,如画中景。
  • 东风:象征春天的离去。
  • 雨足郊坰:雨水充足,郊外土地湿润。
  • 相将翠密成帷:形容郊外的绿意浓密如帷幔。
  • 燕莺: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绿波渺渺:形容水面广阔,绿意盎然。
  • 碧草萋萋:形容草地茂盛,碧绿一片。
  • 锦帆开晓:锦帆在黎明时分展开。
  • 彩仗迎熏:彩仗迎接和煦的风。
  • 峰回路转:山峰回转,道路曲折。
  • 月淡天低:月亮淡淡地挂在低垂的天空。
  • 红云影里:在红云的影子里。
  • 群仙报道班齐:群仙报告着班齐。
  • 九奏箫韶:九次奏响的箫韶。
  • 金鼎调羹也:金鼎中调制的羹汤。
  • 梅子黄时:正是梅子黄熟的时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绣地残英”形容的是什么? A. 地上残留的花朵 B. 空中飘飞的柳絮 C. 雨水充足的郊外 D. 绿意浓密的帷幔

  2. 诗中“东风又送春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留恋 B. 对春天的不舍 C. 对春天的无奈 D. 对春天的向往

  3. 诗中“九奏箫韶,算人间无此埙箎”表达了什么? A. 对美好时光的无限向往 B. 对春天的留恋 C. 对春天的不舍 D. 对春天的无奈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夜宴桃李园序》: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宴会的欢乐,与本诗有相似的主题。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本诗有不同的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 苏轼《春夜宴桃李园序》与本诗对比,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宴会的欢乐,而本诗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珍惜。
  • 杜甫《春望》与本诗对比,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本诗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赵以夫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绣地残英,画空飞絮,东风又送春归。下一句是什么

雨足郊坰,相将翠密成帷。上一句是什么

雨足郊坰,相将翠密成帷。下一句是什么

燕莺犹恋芳菲。上一句是什么

燕莺犹恋芳菲。下一句是什么

向枝头、叶底依依。上一句是什么

向枝头、叶底依依。下一句是什么

留春不住,绿波渺渺,碧草萋萋。上一句是什么

留春不住,绿波渺渺,碧草萋萋。下一句是什么

锦帆开晓,彩仗迎熏,峰回路转,月淡天低。上一句是什么

锦帆开晓,彩仗迎熏,峰回路转,月淡天低。下一句是什么

红云影里,群仙报道班齐。上一句是什么

红云影里,群仙报道班齐。下一句是什么

九奏箫韶,算人间、无此埙箎。上一句是什么

九奏箫韶,算人间、无此埙箎。下一句是什么

步新堤。上一句是什么

步新堤。下一句是什么

金鼎调羹也,梅子黄时。上一句是什么

绣地残英,下一句是什么

画空飞絮,上一句是什么

画空飞絮,下一句是什么

东风又送春归。上一句是什么

东风又送春归。下一句是什么

雨足郊坰,上一句是什么

雨足郊坰,下一句是什么

相将翠密成帷。上一句是什么

相将翠密成帷。下一句是什么

燕莺犹恋芳菲。上一句是什么

燕莺犹恋芳菲。下一句是什么

向枝头、叶底依依。上一句是什么

向枝头、叶底依依。下一句是什么

留春不住,上一句是什么

留春不住,下一句是什么

绿波渺渺,上一句是什么

绿波渺渺,下一句是什么

碧草萋萋。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