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唐宫行词乐四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4 23:03:05

仙台接建章,御道入长杨。

户户开妆镜,人人试舞裳。

禽歌天上曲,树散月中香。

更觅延生药,年年乐未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仙台接建章,御道入长杨。 户户开妆镜,人人试舞裳。 禽歌天上曲,树散月中香。 更觅延生药,年年乐未央。

白话文翻译:

仙台与建章宫相连,御道直通长杨宫。 每家每户都打开妆镜,每个人都在试穿舞衣。 鸟儿唱着天上的曲调,树木散发着月中的香气。 还要寻找延年益寿的药物,年年享受无尽的快乐。

注释:

  • 仙台:指宫中的高台。
  • 建章:汉代宫名,此处泛指宫殿。
  • 御道:皇帝专用的道路。
  • 长杨:汉代宫名,此处泛指宫殿。
  • 妆镜:化妆用的镜子。
  • 舞裳:跳舞时穿的服装。
  • 禽歌:鸟儿的歌声。
  • 天上曲:比喻美妙的音乐。
  • 月中香:比喻香气如月般清幽。
  • 延生药:延长生命的药物。
  • 乐未央:快乐没有尽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有贞(1407-1472),明代文学家,字元玉,号天全,江苏吴县人。他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模仿唐代宫廷乐曲的风格,描绘了宫廷生活的繁华景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当时宫廷文化繁荣,诗人通过模仿唐代宫廷乐曲的风格,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长生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的繁华景象,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美好。诗中“仙台接建章,御道入长杨”描绘了宫殿的宏伟和道路的宽广,而“户户开妆镜,人人试舞裳”则生动地表现了宫廷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娱乐活动。后两句“禽歌天上曲,树散月中香”通过寓言和象征手法,将宫廷的乐曲和香气比作天上的音乐和月中的香气,增添了诗的神秘和浪漫色彩。最后两句“更觅延生药,年年乐未央”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对无尽快乐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仙台接建章,御道入长杨”:这两句描绘了宫殿的宏伟和道路的宽广,通过“接”和“入”两个动词,展现了宫殿之间的连通性和宫廷的广阔。
  • “户户开妆镜,人人试舞裳”:这两句生动地表现了宫廷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娱乐活动,通过“开”和“试”两个动词,展现了人们的忙碌和欢乐。
  • “禽歌天上曲,树散月中香”:这两句通过寓言和象征手法,将宫廷的乐曲和香气比作天上的音乐和月中的香气,增添了诗的神秘和浪漫色彩。
  • “更觅延生药,年年乐未央”: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对无尽快乐的向往,通过“觅”和“乐”两个动词,展现了诗人的愿望和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禽歌天上曲”和“树散月中香”,将宫廷的乐曲和香气比作天上的音乐和月中的香气。
  • 拟人:如“户户开妆镜”和“人人试舞裳”,将宫廷中的人们和物品赋予了人的行为和情感。
  • 对仗:如“仙台接建章,御道入长杨”和“户户开妆镜,人人试舞裳”,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和韵律。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宫廷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长生的渴望。通过描绘宫廷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诗人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热爱和对无尽快乐的追求。

意象分析:

  • 仙台、建章、御道、长杨:这些意象描绘了宫殿的宏伟和道路的宽广,展现了宫廷的广阔和繁华。
  • 妆镜、舞裳:这些意象生动地表现了宫廷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娱乐活动,展现了人们的忙碌和欢乐。
  • 禽歌、天上曲、树、月中香:这些意象通过寓言和象征手法,将宫廷的乐曲和香气比作天上的音乐和月中的香气,增添了诗的神秘和浪漫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仙台接建章”中的“建章”指的是什么? A. 汉代宫名 B. 唐代宫名 C. 明代宫名 D. 宋代宫名

  2. 诗中“户户开妆镜”中的“妆镜”指的是什么? A. 化妆用的镜子 B. 装饰用的镜子 C. 照明的镜子 D. 反射的镜子

  3. 诗中“禽歌天上曲”中的“天上曲”比喻的是什么? A. 天上的音乐 B. 地上的音乐 C. 宫廷的乐曲 D. 民间的乐曲

  4. 诗中“更觅延生药”中的“延生药”指的是什么? A. 延长生命的药物 B. 治疗疾病的药物 C. 增强体力的药物 D. 美容养颜的药物

答案:1. A 2. A 3. C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表达了对边疆安宁的向往。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徐有贞《拟唐宫行词乐四首》与王昌龄《出塞》:前者描绘宫廷的繁华,后者描绘边塞的荒凉,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 徐有贞《拟唐宫行词乐四首》与杜甫《春望》:前者表达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后者表达对国家兴衰的感慨,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诗别裁集》
  • 《徐有贞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