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再示属辞三叹之余诜赞巨丽无地托言辄依元》
时间: 2024-12-29 18:16: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蒙再示属辞三叹之余诜赞巨丽无地托言辄依元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书如嘉肴要知旨,区区太冲空咏史。
百年能挂几牛角,火急编摩时亹亹。
柳家文类今无遗,可忍行事空违之。
此书真是群玉府,事辞所不遗毫厘。
子不见刘勰书成要人定,岂但令人愈头病。
偶向车前问沈公,果符梦里随先圣。
两诗入手喜生春,从今护持知有神。
便可缮写持献御,注解不须烦五臣。
白话文翻译
这本书就像美味佳肴,需要用心领会其真意;那些只会空谈历史的人,实在是太过肤浅。
百年之中能有几个人能够挂上牛角(指荣誉或成就),而如今急于赶制的事情却纷纷而至。
柳氏文风如今已经没有什么遗留下来的,难道可以忍耐那些言行相悖的事情吗?
这本书真是群玉汇聚的殿堂,所涉及的事情和辞藻丝毫没有遗漏。
难道你没见到刘勰的书成为了重要的标准吗?这不仅仅是让人感到头痛的问题。
我偶然在车前询问沈公,果然与梦中所见的先圣相符。
两首诗的写作让我感到春意盎然,从今以后我会珍惜这份灵感。
因此可以整理并献给皇帝,注解也不需要烦扰五位大臣。
注释
- 嘉肴:美味的食物,借指书籍的内容。
- 牛角:古代的荣誉象征,指成就。
- 柳家:指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借指文风。
- 群玉府:形容书籍内容丰富华美。
- 刘勰: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家,著有《文心雕龙》。
- 沈公:指沈约,南朝诗人,文风清丽。
- 五臣:指当时的文官,通常指负责文学、书法等方面的官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仲明,号岳阳,宋代诗人。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善于抒发个人情怀,融合了现实与理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文人对古典文学的重视与追求,诗人在书法与文学的探讨中,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与对古人作品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书籍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深厚情感和对古代文人精神的追怀。诗的开头以“书如嘉肴”形象地说明了书籍的重要性,强调读书要用心去领悟其深意,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文学的尊重。接下来,诗人以“牛角”象征成就,表达出对历史的思考,似乎在感叹当今文人对历史的轻视与肤浅,构成了对比。
诗中提到的“群玉府”则进一步指出这本书的珍贵,显示出诗人对文学作品细致入微的态度。而引用刘勰的论述,强调了文学的标准和价值,使诗的深度与广度兼具。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创作的热情和未来的期待,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学追求。
整体上,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书籍的赞美,更是对文化传承和文人精神的呼唤,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熟虑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书如嘉肴要知旨:书籍如同美味的食物,需用心去理解其真意。
- 区区太冲空咏史:那些肤浅的人只是徒然吟咏历史。
- 百年能挂几牛角:在百年间,能够取得成就的人少之又少。
- 火急编摩时亹亹:当今急于赶制的事情纷至沓来。
- 柳家文类今无遗:柳宗元的文风如今已无遗留。
- 可忍行事空违之:难道可以容忍言行相悖吗?
- 此书真是群玉府:这本书真是汇聚了众多美玉的殿堂。
- 事辞所不遗毫厘:所涉及的事情和辞藻丝毫没有遗漏。
- 子不见刘勰书成要人定:难道你未见刘勰的书已成为重要的标准吗?
- 岂但令人愈头病:这不仅是让人感到头痛的问题。
- 偶向车前问沈公:我偶然在车前询问沈公。
- 果符梦里随先圣:果然与梦中所见的先圣相符。
- 两诗入手喜生春:两首诗的写作让我感到春意盎然。
- 从今护持知有神:从今以后我会珍惜这份灵感。
- 便可缮写持献御:因此可以整理并献给皇帝。
- 注解不须烦五臣:注解也不需要烦扰五位大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书籍比作“嘉肴”,强调其价值。
- 对仗:整首诗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通过列举多个观点,增强说服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书籍的珍视和对文学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深思与对文人精神的追求,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籍:象征着知识、文化和智慧。
- 牛角:象征成就和荣誉。
- 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将书籍比作什么?
- A. 美味佳肴
- B. 风景名胜
- C. 珍贵宝物
- D. 古老历史
-
诗人提到的“牛角”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成就
- C. 名声
- D. 学识
-
诗中提到的“沈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沈约
- B. 沈括
- C. 沈从文
- D. 没有明确指代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文心雕龙》(刘勰):探讨文学创作的理论。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感受诗意。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本诗在情感表达上形成对比。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通过对春天的描写与本诗中的“春”意象相呼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