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时间: 2025-01-19 14:49:11

清猿啼远木,白鸟下前滩。

鹤归秋汉远,人去草堂空。

虽当南北路,不碍往来人。

钓叟无机沙鸟睡,禅师入定白牛闲。

天涯故友无来信,窗外拒霜空落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猿啼远木,白鸟下前滩。
鹤归秋汉远,人去草堂空。
虽当南北路,不碍往来人。
钓叟无机沙鸟睡,禅师入定白牛闲。
天涯故友无来信,窗外拒霜空落花。

白话文翻译:

远处传来猿猴的啼叫,白鸟飞落在前面的滩涂上。
白鹤归去,远在秋天的河汉之畔,而人已离去,草堂显得空荡荡的。
虽然这里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却丝毫不妨碍行人的往来。
钓鱼的老者无心打扰,沙滩上的鸟儿正沉沉入睡,禅师静坐入定,白牛安闲地吃草。
天涯的老朋友没有来信,窗外的霜打落了空中的花瓣。

注释:

  • :指猿猴,常与孤独、寂寞有关。
  • 白鸟:象征优雅与自由,常在水边栖息。
  • 秋汉:指秋天的银河,古人常用“汉”指代银河,流露出一种孤寂的意境。
  • 草堂:隐喻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空虚。
  • 钓叟:意指钓鱼的老人,象征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 白牛:象征闲适的生活状态,寓意与自然和谐相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范,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是李范对隐居生活的一种哲学思考,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观察和思考。诗中描绘的优美自然背景和宁静的生活状态,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世俗繁华的淡漠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幽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开篇以“清猿啼远木”引入,猿啼声声,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孤寂的情感,接着“白鸟下前滩”,则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接下来的“鹤归秋汉远,人去草堂空”,则暗示了人事的无常和虚幻,草堂的空荡正是诗人内心的写照。

诗中“虽当南北路,不碍往来人”一语,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升华,虽然这里是通行之路,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却不受影响,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随后描绘“钓叟无机沙鸟睡,禅师入定白牛闲”,更是渲染出一种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钓鱼老者与禅师的闲适,表明对世俗的超脱。

最后一句“天涯故友无来信,窗外拒霜空落花”,则是对友谊的感叹与孤独的加深,窗外的落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给人以深深的怅惘与思索。整首诗在宁静的自然背景中,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与自然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猿啼远木:远处的猿猴啼叫,传递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2. 白鸟下前滩:白鸟在滩涂上落下,描绘出一种宁静的自然景象。
  3. 鹤归秋汉远:白鹤归去,遥望秋天的银河,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4. 人去草堂空:人已离去,草堂显得空荡,暗示内心的孤独。
  5. 虽当南北路:虽是南北交汇之处,仍显宁静。
  6. 不碍往来人:与外界往来无碍,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7. 钓叟无机沙鸟睡:钓鱼的老者无心打扰,沙滩上的鸟儿安然入睡,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8. 禅师入定白牛闲:禅师入定,白牛安闲,象征着和谐与闲适。
  9. 天涯故友无来信:远方的朋友没有来信,增添了孤独感。
  10. 窗外拒霜空落花:窗外的花瓣因霜打而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猿啼、白鸟、白牛等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 拟人:沙鸟入睡、白牛闲适,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特征。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对世俗的超脱,以及对友谊的思念,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代表孤独与寂寞。
  • 白鸟:象征纯洁与自由。
  • 草堂:隐喻隐居生活的安静与寂寞。
  • 钓叟:象征淡泊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 白牛:象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答案:b) 唐代

  2. “清猿啼远木”中的“清猿”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忧伤
    答案:b) 孤独

  3. 诗中提到的“白鸟”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由与纯洁
    c) 权力
    答案:b) 自由与纯洁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与隐居生活的诗作。
  • 陶渊明《桃花源记》: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王维与李范的作品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象,情感基调更为沉静而富有哲理。
  • 李范的《句》:更侧重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孤独与思考。两者皆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但表达方式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李范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