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水乐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渠水来从林外泓,
水知湖近各争鸣。
何人月下携枯木,
写取穿云落涧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从林外流来的溪水,溪水似乎知道离湖泊很近,因此争先恐后地喧闹着。月光下,谁人携带着枯木,写下那穿云落涧的声响呢?
注释
- 渠水:指引水的河渠。
- 泓:水深而清的地方。
- 水知湖近:水流似乎知道湖泊就在近处。
- 争鸣:争先恐后地发出声音。
- 携枯木:带着枯木。
- 穿云落涧声:形容水流冲击带来的声音,如同穿过云层,落入山涧。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月下携木”可联想到古代文人吟咏时常在月夜中携带乐器或诗文,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石镜,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他的诗歌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杨万里隐居期间,他常常在自然中寻找灵感,描绘瞬间的美丽。此时社会动荡,诗人借景抒情,表现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这首《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水乐》,通过清幽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水的灵动与生机。诗开头以“渠水来从林外泓”引入,描绘了一条清澈的溪水从林间涌出,给人以宁静而又清新的感觉。接着“水知湖近各争鸣”,表现出水流似乎对即将到来的湖泊心知肚明,因而更加急促地流动,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画面。
最后两句“何人月下携枯木,写取穿云落涧声”则用问句的方式增加了一种悬念,月下的孤独和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受到一种诗意的孤寂和对自然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水流的声音与月光的映衬,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渠水来从林外泓:描绘水流的来源,展现出自然环境的清幽。
- 水知湖近各争鸣:水流似乎意识到即将到达湖泊,表现了水的灵动。
- 何人月下携枯木:引入人物,营造出一种神秘感。
- 写取穿云落涧声:描绘水流的声音,形成一种动静结合的美。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水赋予了知觉,增强了生动感。
- 对仗:前后两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灵动与生命。
- 月:象征宁静与孤独。
- 枯木:象征自然的静谧和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渠水”指的是什么? A. 湖泊
B. 河渠
C. 海洋
D. 池塘 -
“水知湖近各争鸣”的意思是什么? A. 水流很快
B. 水流很静
C. 水流知道湖泊很近
D. 水流与月亮有关 -
诗中提到的“月下携枯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寂寞
B. 热闹
C. 忧伤
D. 喜悦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象,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李白《夜泊牛津》:表现了水的动静与月下的意境,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