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歌二十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1 14:20:20

一阵西风满地烟,千军万马浙江边。

官司把断西兴渡,要夺渔船作战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阵西风满地烟,
千军万马浙江边。
官司把断西兴渡,
要夺渔船作战船。

白话文翻译:

一阵西风吹来,烟雾弥漫在地面,
千军万马聚集在浙江边境。
官府已经断定了西兴渡口的归属,
他们要把渔船强行征用作为战船。

注释:

  • 西风:指秋冬季节的西风,常象征战事的来临和动荡。
  • 满地烟:形容烟雾弥漫,暗示战乱或紧张气氛。
  • 千军万马:形容军队众多,气势磅礴。
  • 官司:指官府或法律。
  • 西兴渡:浙江一处渡口,历史上是战略要地。
  • 渔船作战船:把渔船征用为战争使用,反映战争对民生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约1080-约1150),字仲明,号天抚,宋代诗人,以其政治抱负和激昂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反映社会动乱与民生疾苦,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越州歌》系列诗作反映了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南宋与金朝之间的战争与冲突。此时,南宋政权面临外敌压力,人民生活困苦,汪元量通过此诗抒发对战乱的忧虑及对百姓命运的关切。

诗歌鉴赏:

《越州歌二十首 其三》通过简短而有力的描写,展现了战乱时期的紧张氛围与人民的苦难。开篇的“西风满地烟”以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愁苦和不安的气息,仿佛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风暴。诗中“千军万马浙江边”则描绘了战争规模之大,暗示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官司把断西兴渡,要夺渔船作战船”,突出了官府对民生的漠视,强调了在战争面前,普通百姓的命运常常被权力所左右。渔船被强行征用为战船,这不仅是对资源的掠夺,更是对民众生活的直接影响,生动体现了战争对社会的破坏。

整首诗情感激昂,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鲜明的对比,汪元量成功地传达了战争的残酷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阵西风满地烟:西风的到来伴随烟雾,暗示着战争即将来临,情景渲染了紧迫感。
  2. 千军万马浙江边:描绘出战争的规模与气势,彰显了国家面临的外敌压力。
  3. 官司把断西兴渡:官府的决策影响了渡口的归属,反映出当时政局的不稳定。
  4. 要夺渔船作战船:直白地揭示了战争对民生的影响,渔民的生活受到波及,表达了对百姓命运的同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西风”象征战事的来临,增强了诗句的意象。
  • 对仗:如“千军万马”与“渔船作战船”,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战争的残酷。
  • 夸张:通过“千军万马”来强调战争的规模,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战争的控诉与对民生困苦的深切关怀,通过战争场景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西风:象征着战争与动荡。
  • :代表着战乱带来的苦难与混乱。
  • 千军万马:象征着战争的规模与气势。
  • 渔船:象征着民生与安宁,战船则象征着战争的破坏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风”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季节
    D. 风景

  2. 诗中提到的“渔船”转变为哪种用途? A. 运输船
    B. 渔船
    C. 战船
    D. 旅游船

  3. 诗词反映了哪个历史时期的背景?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
  • 李白《静夜思》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兵车行》相比,两者都描绘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但汪元量更直接地描绘了具体的战争场景与官府的压迫,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于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失落。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汪元量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