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荀寅士吉射,诚乃蔽聪明。
奈何赵志父,专举晋阳兵。
下令汉七国,借此以为名。
吾嘉徙薪智,祸乱何由生。
白话文翻译:
荀寅士的射箭技艺真是了不起,然而却遮蔽了他的聪明才智。
为何赵志的父亲,却偏偏举荐晋阳的士兵?
他下令汉朝的七个国家,借此来为自己获取名声。
我赞赏那些聪明的人,但灾祸又从何而生呢?
注释:
- 荀寅士:指荀子的后代,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强调礼法与智慧。
- 吉射:指射箭技术高超,寓意才能出众。
- 赵志:可能指某位历史人物,具体身份不详。
- 晋阳兵:指的是晋阳地区的士兵,可能暗指某种军事背景。
- 汉七国:汉朝时期的七个诸侯国,反映了当时的政治背景。
- 徙薪:意指迁移柴薪,象征着智慧和聪明的思维。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荀寅士”和“赵志父”可能与当时的历史人物有关,反映了唐代文人的关注点。荀子的思想强调智慧与道德,而诗中对人才的评价则体现了对德才兼备的渴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权德舆,唐代著名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五言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社会时事的关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权力斗争,诗人借古讽今,表达对当时政治现状的不满。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荀寅士的高超技艺与赵志父的偏见,反映了对人才选拔标准的质疑。诗人在这里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认为光有能力而缺乏智慧的选拔会导致灾难的发生。通过对比,诗人引发读者对当时政治的深思,表达了对贤才被忽视的忧虑。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权德舆对社会的敏锐洞察和对真理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荀寅士吉射:赞美荀寅士的射箭技艺,说明其能力。
- 诚乃蔽聪明:强调其能力虽高,但未必能够反映其智慧。
- 奈何赵志父:提出质疑,为什么赵志的父亲会如此选择。
- 专举晋阳兵:暗示赵志父的选择可能是出于个人利益。
- 下令汉七国:展现权力的扩张与操控。
- 借此以为名:表达对名声的追求背后的动机。
- 吾嘉徙薪智:诗人赞赏智慧的人,强调聪明才智的重要性。
- 祸乱何由生:反问,若无智慧,灾祸又从何而来。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荀寅士与赵志父的对比,突出智慧与能力的关系。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引导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探讨了人才的选拔与智慧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荀寅士:象征着聪明才智和卓越能力。
- 赵志父:代表了权力与个人私利。
- 晋阳兵:象征着军事与权力的结合。
- 汉七国:反映了国家与权力斗争的背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荀寅士的射箭技艺如何被评价? A. 平庸
B. 高超
C. 普通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赵志父”偏爱何种士兵? A. 晋阳兵
B. 汉兵
C. 赵兵
答案:A -
诗歌表达了对什么的质疑? A. 能力与智慧的关系
B. 战争的意义
C. 政治的稳定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权德舆的《读谷梁传二首》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在表达对人才的关注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上有共通之处,但李白更多地强调豪情壮志,而权德舆则更偏向于对智慧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