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示李令
—— 朱翌
春色遽如许,春愁无柰何。
看山连楚越,端坐惜羲娥。
吾子频相见,新诗苦未多。
试穿一两屐,从我上烟萝。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色彩如此匆匆而至,而春天的愁苦却无从排解。
远望群山连绵,楚地与越地交接,我静坐在这里,怀念着嫦娥。
我与你常常相见,但新作的诗篇却寥寥无几。
不妨试着穿上我的一两双木屐,跟我一起走上那烟雾缭绕的山路。
注释
- 遽:急、匆忙。
- 柰何:何以、怎么办。
- 羲娥:指嫦娥,古代神话中月亮的女神,象征着美丽与孤寂。
- 吾子:我亲爱的朋友。
- 屐:木屐,一种传统的鞋子。
- 烟萝:烟雾缭绕的山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翌,字子美,号青山,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歌,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风格清新隽永,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诗人感受到春色的美丽与春愁的交织,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对诗歌创作的渴望。
诗歌鉴赏
《示李令》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朱翌以春天的景色作为背景,抒发了他内心的愁苦与对友人的思念。开篇的“春色遽如许”道出春天的匆匆而至,接着“春愁无柰何”则将春日的愉悦与内心的忧愁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诗人审视远方的山峦,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孤独。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表达了与朋友相见的频繁,但在创作上却显得无奈,暗示了自己在创作上的困难。
最后,诗人提议朋友穿上木屐,一同前往烟雾缭绕的山道,这不仅是对友谊的呼唤,也是对春天自然美的向往。整首诗中,诗人用清新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春日的氛围,展现出他对自然、友谊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色遽如许:春天的色彩来得如此匆忙,表明春天的到来让人感到惊喜。
- 春愁无柰何:然而春天带来的愁绪却无从排解,暗示了内心的矛盾和苦恼。
- 看山连楚越:远望群山,呈现出楚地与越地的壮丽景象,显示出诗人对美景的欣赏。
- 端坐惜羲娥:静坐于此,怀念嫦娥,表达了对美丽与孤独的感慨。
- 吾子频相见:我与朋友相聚频繁,显示了友谊的珍贵。
- 新诗苦未多:新作的诗篇却寥寥无几,流露出创作上的艰辛。
- 试穿一两屐:提议朋友穿上木屐,象征着一种轻松与自然的态度。
- 从我上烟萝:一起走上那烟雾缭绕的山路,表达了对友谊与自然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春色”与“春愁”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 比喻:羲娥作为嫦娥的象征,暗示着孤独的美。
- 意象:山、春色、屐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春日的美丽画卷。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赞美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表达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流露,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色:象征新生与希望,代表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羲娥:象征孤独与美丽,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与感慨。
- 屐:象征着轻松与自由,隐喻着对自然的向往。
- 烟萝:象征着神秘与朦胧,描绘出山间的迷人景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愁无柰何”的意思是: A. 春天的愁苦无从排解
B. 春天的色彩极为美丽
C. 春天的到来令人欢喜
D. 春天的花朵开得正好 -
“羲娥”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孤独与美丽
C. 自然美
D. 春天的愁苦 -
诗中提到的“屐”是什么? A. 一种传统的鞋子
B. 一种乐器
C. 一种饮料
D. 一种食品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描绘春天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月下独酌》(李白):反映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示李令》与《春江花月夜》: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朱翌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而张若虚则更多地表现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