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酒》
时间: 2025-01-06 05:05:06意思解释
止酒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止酒先立约,庶几守得坚。
自约复自守,事亦未必然。
约语未出口,意已惨不欢。
平生死爱酒,爱酒宁弃官。
亿昔少年月,与酒为志年。
醉则卧香草,落花为绣毡。
觉来月已上,复饮落花前。
衰肠不禁酒,此事今莫论。
因酒屡作病,自祟非关天。
朝来腹告痛,饮药痛不痊。
锐欲绝伯雅,已书绝交篇。
如何酒未绝,告至愁已先。
我与意为仇,意惨我何便。
不如且快意,伯雅再遣前。
来日若再病,旋旋商量看。
白话文翻译:
先立下不喝酒的约定,希望自己能坚持。
可这约定和自我约束,事情未必能够如愿。
约定的话还未说出口,心里却已感到沉重不快。
我一生深爱酒,宁可为了酒而放弃官职。
那些年少时光,和酒一起度过了志向的岁月。
醉酒后在香草上酣睡,落花就成了我的绣毡。
醒来时月已升起,又在落花前饮酒。
身体虚弱却禁不住酒,这事儿现在不想再提。
因酒常常生病,自责也并非天命所致。
今早肚子痛,喝了药还是不见好。
想要断绝与伯雅的交往,已经写下了绝交的篇章。
可酒却尚未断绝,愁苦早已来临。
我和自己的意愿成了仇敌,意愿让我痛苦我又无可奈何。
不如痛快点,伯雅再来一次。
若明日再生病,慢慢商量再做打算。
注释:
- 止酒: 停止饮酒的意愿。
- 伯雅: 指伯牙,古代著名的琴师,代表着高雅的友情。
- 自祟非关天: 自己的病痛并非天意,而是自己的过错。
- 落花为绣毡: 形容醉酒后卧在花中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诗人,擅长描写山水田园,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对饮酒的依恋与自我约束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其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诗歌鉴赏:
《止酒》展现了杨万里对酒的无尽眷恋以及因饮酒而引发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诗中开篇立约,似乎是要给自己一个戒酒的决心,然而这种决心却在内心的挣扎中显得脆弱。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尤其是与酒为伴的青春岁月,流露出对于自由与欢乐的向往。醉酒后的生活画面,构建出一种恬淡而又感伤的意境。随着诗篇的推进,诗人意识到饮酒给自己带来的不仅是快乐,还有身体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最后,他对自我意愿的反思,以及对朋友伯雅的呼唤,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显示出他对生活的无奈与接受。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通过对酒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止酒先立约: 诗人立下戒酒的约定,表达出他想要戒酒的决心。
- 自约复自守: 但这种约定的坚持并不容易。
- 约语未出口: 心中已有不快,约定前的一种挣扎。
- 平生死爱酒: 对酒的热爱与执念。
- 亿昔少年月: 回忆与酒共度的青春岁月。
- 醉则卧香草: 描述醉酒后的恬淡生活。
- 觉来月已上: 醒来时发现时间的流逝。
- 衰肠不禁酒: 身体的虚弱与对酒的难以抗拒。
- 因酒屡作病: 酒对身体的伤害。
- 锐欲绝伯雅: 表达与友人的绝交念头。
- 我与意为仇: 自我意愿与实际行为的矛盾。
-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比如“醉则卧香草,落花为绣毡”。
- 比喻: 将落花比作绣毡,形象生动。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饮酒与自我约束之间的矛盾展开,表达了对酒的热爱与因酒而来的痛苦。
意象分析:
- 酒: 象征着快乐与痛苦的双重属性。
- 香草、落花: 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好,醉酒后的梦幻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酒的态度是:
- A. 完全拒绝
- B. 深深爱好
- C. 无所谓
- D. 只在节日饮酒
-
诗中提到的“伯雅”象征:
- A. 朋友
- B. 对酒的放弃
- C. 绝交的对象
- D. 高尚的音乐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杨万里的饮酒主题不同,杜甫多是感伤而愁苦,杨万里则是对酒的复杂情感,既有热爱又有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