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荔枝
作者: 刘望之 〔宋代〕
泸戎瘴疠窟,闽粤山水乡。
如何产此物,烂然照炎荒。
白话文翻译:
荔枝生长在泸戎的瘴气之地,也在闽粤的青山绿水之间。
这果实是如何在这片炎热荒凉的土地上孕育而出的呢,它的红色果实像焰火一样灿烂。
注释:
- 泸戎: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四川、云南一带,以瘴气而著称。
- 瘴疠:指热带地区的瘴气或病疫,常指潮湿、闷热的气候。
- 闽粤:指中国东南地区的福建和广东,山水秀丽,气候适宜。
- 烂然:形容色泽鲜艳,光辉灿烂的样子。
- 炎荒:炎热的荒地,指气候炎热的地区。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荔枝的生长环境,反映了环境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荔枝作为一种著名的水果,其生长地的描述体现了南方的气候特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望之,宋代诗人,生活在繁荣的南宋时期,其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荔枝作为一种热带水果,深受人们喜爱,诗人通过描绘荔枝的生长环境,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荔枝的生长环境,表现出诗人对这一美好事物的赞美。第一句“泸戎瘴疠窟,闽粤山水乡”对比鲜明,前者是瘴气横生的地方,后者则是风景如画的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荔枝的独特与珍贵。第二句“如何产此物,烂然照炎荒”则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生长原因的疑惑与惊讶,令人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与生命的顽强。荔枝的“烂然”之色,象征着热情与生机,让人感受到浓厚的生命力。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荔枝的赞美,更是对自然的礼赞,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泸戎瘴疠窟:描述了荔枝的生长地点,表达出它的生长环境的恶劣。
- 闽粤山水乡:与前句形成对比,展现了荔枝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状态。
- 如何产此物:诗人感到疑惑,荔枝怎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长。
- 烂然照炎荒:形容荔枝的色泽鲜艳,显示出生命的活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泸戎与闽粤的对比,突显荔枝的珍贵。
- 比喻:荔枝的色泽“烂然”比作光辉,展现了其美丽的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荔枝这一美好事物的赞美,传达出自然之美与生命力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荔枝:象征着热情、生命力和美好。
- 泸戎和闽粤:分别象征着艰难与富饶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荔枝的生长环境包括哪两个地方? A. 江苏和浙江
B. 泸戎和闽粤
C. 北京和天津 -
诗中提到的“烂然”指的是什么颜色? A. 绿色
B. 红色
C. 黄色 -
“如何产此物”的意思是: A. 荔枝在瘴气地带长得很好
B. 诗人对荔枝的生长感到疑惑
C. 荔枝的味道很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作品,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自然环境。
- 《静夜思》:李白的诗,传达了对自然与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王维的作品,同样描写自然环境与诗人情感的结合。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的诗,表现生命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曲鉴赏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