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社日崇让园宴得新字
作者:苏颋 (唐代)
鸣爵三农稔,
句龙百代神。
运昌叨辅弼,
时泰喜黎民。
树缺池光近,
云开日影新。
生全应有地,
长愿乐交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社日的欢乐场景,表达了对丰收和百姓幸福生活的赞美。鸣响的酒爵预示着农田的丰收,龙飞凤舞的句子象征着历代的神灵庇佑。国家运势昌盛,大家都乐于助人,百姓生活安定。树木虽然稀疏,但池塘的水光映照着新的阳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应该有自己的土地,长久以来希望能够与亲友欢聚分享这一切快乐。
注释
字词注释
- 鸣爵:鸣响的酒爵,象征庆祝丰收的宴会。
- 三农:指农业、农村和农民,强调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
- 稔:丰收,表示农作物长势良好。
- 句龙:形容美好的辞句,传达了历代的神灵庇佑。
- 叨:轻微、偶然的意思。
- 辅弼:帮助和辅佐,指帮助国家治理的人。
- 黎民:普通百姓。
- 池光:池塘的光影,代表景色的宁静美好。
- 生全:表示生活的圆满和完整。
- 乐交亲:希望与亲朋好友共享快乐。
典故解析
- 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象征着与土地的连接和对丰收的感恩。
- 崇让园:指的是一个聚会的地方,可能是作者的私人园林,代表了安静的生活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颋,字景云,号简斋,唐代诗人,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苏颋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社会民生的关怀,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深刻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社日,正值丰收季节。诗人通过宴会的场景,表达对丰收的欣喜和对百姓生活幸福的祝愿,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社日的喜庆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丰收与民生幸福的赞美。开篇“鸣爵三农稔”,不仅描绘了丰收的场面,还蕴含了对农民辛勤耕作的致敬。接下来的“句龙百代神”,借用古代神话和文化,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诗中提到的“运昌叨辅弼”,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理想与美好愿景,显示了诗人对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期盼。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如“树缺池光近,云开日影新”,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希望。最后的“生全应有地,长愿乐交亲”更是直接表达了对人们安居乐业、团圆共享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情感真挚,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鸣爵三农稔:宴会上鸣响的酒爵代表丰收的喜悦,三农指农业、农村和农民,突出了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 句龙百代神:美好的辞句象征着历史与神灵的庇佑,表现对文化传承的敬意。
- 运昌叨辅弼:国家运势昌盛,辅佐治理的人们都在为百姓的幸福努力。
- 时泰喜黎民:时代安泰,百姓因此而快乐,描绘了社会和谐的局面。
- 树缺池光近:树木虽然稀疏,但水面的光影依然美丽,展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
- 云开日影新:云彩散去,阳光透出,象征着新的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 生全应有地:生活应当有一片自己的土地,反映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 长愿乐交亲:希望与亲友长久地欢乐相聚,体现了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鸣爵”比喻丰收的喜庆。
- 拟人:如“云开日影新”,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严谨,句对句之间有和谐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对百姓幸福生活的祝愿,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切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鸣爵:象征庆祝与丰收的宴会。
- 三农:反映农民的辛劳与社会的基础。
- 云开日影: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 池光:代表宁静与和谐的自然景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鸣爵”象征什么?
A. 祭祀活动
B. 丰收的喜悦
C. 战争的胜利 -
“生全应有地”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追求名利
B. 安稳的生活
C. 旅行的愿望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个人情感
B. 社会繁荣与民生幸福
C. 自然景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山行》 by 杜牧
诗词对比
- 《秋夕》:描写秋天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与《秋社日崇让园宴得新字》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更强调社会的和谐与丰收的喜悦。
- 《山行》: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思考,而苏颋的诗更关注民生与社会的繁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为《秋社日崇让园宴得新字》的详细解析与欣赏,希望对您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