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鲤湖》
时间: 2025-01-01 17:40: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鲤湖
作者: 黄艾 〔宋代〕
九鲤山头爽气芬,
潺湲九漈隔溪闻。
青嶂高障海东日,
碧溪流空湖曲云。
坐听狷月换贝声怜草阁,
夜深月色度松门。
无缘能结茅斋宿,
绿水丹山欲共分。
白话文翻译:
在九鲤山顶,空气清新,芬芳扑鼻,
潺潺的溪水声从九条瀑布传来。
青色的山峦高高地挡住了海东的阳光,
碧绿的溪水在空旷的湖面上流淌,映照着云彩。
坐在草阁中,静听月下贝壳的声音,怜惜这宁静的时光,
夜深了,月光照过松树的门口。
无缘在这里结庐宿住,
这绿水和丹山的美景真想与我共享。
注释:
字词注释:
- 爽气芬:清新的空气和芬芳的气息。
- 潺湲:溪水流淌的声音。
- 九漈:指九条瀑布。
- 青嶂:青色的山峦。
- 狷月:指月光照耀的状态,带有孤傲的情感。
- 怜草阁:对草阁的怜惜,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茅斋:用茅草搭成的居所,隐喻与自然的亲近。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描绘山水的景色,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月色”、“绿水”、“丹山”均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象征着清幽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艾,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诗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黄艾隐居于九鲤湖时,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田园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九鲤湖》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山水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九鲤湖的秀美景色与宁静氛围。开头两句“九鲤山头爽气芬,潺湲九漈隔溪闻”,通过描写山头的清新空气和潺潺的溪水声,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卷。接下来的“青嶂高障海东日,碧溪流空湖曲云”,则通过对青山和碧水的描绘,展现了山水的交融与和谐美。诗人在这里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归属感。
在夜深人静时,诗人坐听“狷月换贝声怜草阁”,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倾心与对生活的感悟。最后几句“无缘能结茅斋宿,绿水丹山欲共分”,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无奈,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环境的珍惜。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鲤山头爽气芬:描绘山顶清新空气,传达自然的美好。
- 潺湲九漈隔溪闻:溪水声悦耳,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 青嶂高障海东日:青山高耸,遮挡住东面的阳光,表现出山的巍峨。
- 碧溪流空湖曲云:溪水流淌在湖面上,云彩映照在湖中,展现了自然的宁静。
- 坐听狷月换贝声怜草阁:在草阁中静听月光与贝壳的声音,表现出对自然的感受与思考。
- 夜深月色度松门:夜晚月色透过松树,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 无缘能结茅斋宿:无缘在此长住,流露出对隐居的向往。
- 绿水丹山欲共分:渴望与自然共享这份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狷月”暗指月光的孤寂与清冷。
- 对仗:如“绿水丹山”,形成音韵和谐的意象。
- 拟人:如“怜草阁”,让自然环境更具人情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渴望归隐山林,追寻宁静和纯真的生活理想。通过描绘九鲤湖的美丽景色,诗人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鲤山:象征着高洁与隐逸的理想。
- 碧溪:代表清澈、纯净的生活状态。
- 月光:象征孤独与思考,传达诗人的内心感受。
- 草阁:隐喻诗人对自然的依恋与渴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九鲤山”象征什么?
A. 高洁的理想
B. 繁华的城市
C. 不朽的历史
D. 传统的文化 -
“怜草阁”中的“怜”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惆怅
C. 喜爱
D. 疲惫
答案: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九鲤湖》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但前者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后者则描绘了山水的美丽与清新。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作品集》
- 《山水诗研究》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