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水亭》
时间: 2025-01-01 12:10: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止水亭
惊涛渺半空,怒势突千里。
此岂水性哉,物有激之耳。
方塘寻丈间,一泓清且泚。
镜面烛须眉,水壑绝尘滓。
道人修净观,此心如此水。
不从苦海中,更放波澜起。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惊涛的波浪在半空中翻腾,愤怒的潮势直冲千里。
这哪里是水的本性呢,只是受到外力的激荡罢了。
在方塘的丈许之间,映出一泓清澈的水面。
如同镜面照耀着胡须与眉毛,水壑中却没有一丝尘埃。
修行的道人凝视着这清净的景象,心如这水一般清澈。
不再沉沦于苦海之中,心中波澜也随之消退。
注释:
字词注释:
- 渺:微小,形容波涛的渺小和广阔。
- 怒势:激烈的潮流。
- 激:刺激,激发。
- 泚:清澈,透明的水。
- 镜面:水面如镜,形容水面平静无波。
- 尘滓:污秽、杂质。
- 道人:修道的人,指追求清净的人。
- 苦海:生死苦难的海洋,象征人生的苦难。
典故解析:
“苦海”乃佛教用语,常用于比喻人生的痛苦与烦恼。修行者通过心灵的洗净,可以超脱于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反映对自然的观察及内心的思考,常用清新脱俗的语言表达对生命和心性的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诗人借水的变化,表达内心的清净与波澜,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修道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止水亭》是一首通过水的描写来反映内心世界的诗。诗中前两句描绘了惊涛骇浪的景象,暗示着外界的激荡对内心的影响。诗人用“此岂水性哉,物有激之耳”来表达水的本性是清澈的,只有在外力的作用下才会产生波动,这譬如人心,若受到外界的干扰,便容易陷入烦恼之中。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而描绘一方清澈的塘水,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澄澈。水面如镜,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清明,暗示着修行者追求内心的净化和升华。最后,诗人以“此心如此水”收尾,强调心灵的状态与自然的水相映成趣,表达出一种不再追逐世俗纷扰、向往心灵宁静的理想。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邃,融自然景象与人心感悟于一体,展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惊涛渺半空:描绘波涛在空中翻腾,展现出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
- 怒势突千里:波涛的怒势如同狂风骤雨般,冲击千里,表现出外部环境的强烈。
- 此岂水性哉,物有激之耳:反思水的本性,强调水的清澈与宁静是被外力所激荡的结果。
- 方塘寻丈间,一泓清且泚:在方塘之中,发现一泓清水,形容水的透明与宁静。
- 镜面烛须眉,水壑绝尘滓:水面如镜,照耀着人的面容,而水底却没有一丝污垢,象征内心的清净。
- 道人修净观,此心如此水:修行者在观察清水,心境与水相似,清净无染。
- 不从苦海中,更放波澜起:不再被生死苦海所困扰,内心的波澜也随之消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的清澈比喻为内心的宁静。
- 对仗:如“惊涛渺半空,怒势突千里”,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水被赋予了情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出对外界干扰的反思,强调心灵的净化与自我修行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惊涛:象征外部环境的动荡与不安。
- 方塘:代表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 镜面:象征自我反思与内心的明晰。
- 道人:象征追求真理与内心觉悟的人。
- 苦海:象征人生的苦难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此岂水性哉,物有激之耳”意为:
A. 水的本性是波涛汹涌
B. 水的本性是清澈的
C. 水的本性是静止的
答案:B -
“镜面烛须眉”中的“镜面”是指:
A. 明亮的天空
B. 清澈的水面
C. 光滑的石头
答案:B -
诗中“苦海”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环境
B. 人生的痛苦
C. 物质的追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与内心的关系。
- 王维的《鹿柴》:同样体现出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和谐。
诗词对比:
在《止水亭》中,水象征的是内心的清净,而在李白的《庐山谣》中,山水则象征着人对自然的向往和逃避世俗的渴望。两者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的情感基调和侧重点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研究》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古诗词的美学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