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落叶惊秋至,空庭大火流。
雁来天外信,客老异乡秋。
玉笛他时恨,芙蓉此日愁。
永怀江路渺,回首仲宣楼。
白话文翻译:
落叶纷纷,惊觉秋天已至,空荡的庭院里火焰流动。
大雁从天外飞来,带来了远方的消息,游子在异乡渐渐变老,感受到深秋的萧瑟。
曾经以玉笛奏乐,今天却因为离愁而感到忧愁。
我对江路的无尽思念,回首望去,看到仲宣楼的身影。
注释:
- 落叶:指秋天的落叶,象征季节的变迁。
- 惊秋:感受到秋天的到来,带有惊讶和感慨之意。
- 空庭:空寂的庭院,表现出孤独感。
- 大火流:火焰流动,可能指秋天的气氛,或是心中情感的波动。
- 雁来天外信:大雁从天外飞来,带来远方的消息,象征思乡之情。
- 客老异乡:在异乡生活的游子渐渐老去,感受到时间流逝的无奈。
- 玉笛:指用玉制的笛子,曾经的乐趣。
- 芙蓉:指荷花,通常象征美好,但此时带有愁苦的情感。
- 仲宣楼:典指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提到的滕王阁,象征着怀旧和对往事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宪,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感悟。其诗风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浔江秋日》创作于秋季,诗人在异乡感受到秋天的到来,激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思考。秋天的萧瑟与游子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思乡的深情。
诗歌鉴赏:
《浔江秋日》是一首充满浓厚秋意与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中以“落叶惊秋至”开篇,强烈地渲染了秋天的气氛,落叶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也暗示着时光的无情。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空寂的庭院,火焰在空中流动,似乎在比喻心中情感的奔涌与无法抑制的思绪。
“雁来天外信”一句,点出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大雁是迁徙的象征,带来了来自远方的消息,唤起了诗人对故乡的回忆。在“客老异乡秋”的描述中,诗人以“客”自称,表达了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渴望,时间在这里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因素,使得游子愈发感受到生活的无奈。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玉笛他时恨,芙蓉此日愁”表达了对往昔快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当下的忧愁。“玉笛”代表着过往的欢乐,而“芙蓉”则象征着如今的忧愁,这种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一句“永怀江路渺,回首仲宣楼”展现了诗人对江水与楼台的深厚情感。仲宣楼作为历史文化的象征,回首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往的眷恋。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对秋天的敏感与对人生的深邃思考。秋天不仅是季节的变迁,更是心灵的沉淀,是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审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叶惊秋至:落叶的飘落让我意识到秋天已经来临,生动地描绘了秋季的来临。
- 空庭大火流:空荡荡的庭院中,火焰流动,描绘出一种孤独而热烈的情感。
- 雁来天外信:大雁从远方飞来,带来了消息,暗示着对故乡的思念。
- 客老异乡秋:身为游子的我在异乡渐渐变老,感受到秋天的凄凉。
- 玉笛他时恨:曾经用玉笛演奏的乐曲,如今却变成了对往昔的遗憾。
- 芙蓉此日愁:今天的芙蓉花虽美,却因愁苦而显得暗淡。
- 永怀江路渺:对江河的思念无尽且渺茫。
- 回首仲宣楼:回头望去,仲宣楼的身影令我感慨万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空庭大火流”,用火焰比喻内心情感的波动。
- 对仗:如“落叶惊秋至,雁来天外信”,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玉笛他时恨”,赋予无生命的乐器以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蕴含着浓厚的乡愁与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叶: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
- 大雁:代表思念与离别。
- 玉笛:象征往昔的快乐与遗憾。
- 芙蓉:代表美好与忧愁的双重性质。
- 仲宣楼:象征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承载着诗人的思念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落叶惊秋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秋天到来的惊讶
C. 对冬天的无奈
D. 对夏天的怀念 -
“雁来天外信”中,大雁象征着什么? A. 亲情
B. 思乡
C. 失落
D. 快乐 -
诗中的“仲宣楼”指的是哪个著名的楼台? A. 黄鹤楼
B. 望海楼
C. 滕王阁
D. 烽火台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思乡情感。
- 《登高》(王之涣):描绘秋景与思乡的情感交织。
诗词对比:
- 《浔江秋日》与《静夜思》:
- 两首诗都表达了浓厚的思乡情感,但《静夜思》更直接地表现了对故乡的想念,而《浔江秋日》则通过自然景象渲染情感,展现了更为复杂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