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古崧台 其一
作者: 梁宪 〔明代〕
不到崧台上,匆匆二十年。
美人渺何处,香草信难传。
历历洲前树,茫茫水上天。
夕阳谁共对,千里总萧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人的思念。作者在崧台上,感叹自己已经匆匆度过了二十年。心中所思的美人如今不知身处何方,传递思念的香草也显得无从寄托。眼前的景象是洲前的树木历历在目,而水面与天空则显得无边无际。夕阳映照着大地,唯有我独自一人对着远方,心中充满了萧瑟的情绪。
注释
- 崧台:古代的高台,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人生的追求。
- 匆匆二十年:指时间飞逝,强调时光的无情。
- 美人:指心中所思念的女子,象征着爱情。
- 香草:常用来传递思念和情感的象征。
- 历历:形容清晰可见。
- 茫茫:形容辽阔无边。
- 夕阳:象征着落日的孤独与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宪,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对人生、爱情的感悟,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回望过去时,情感的流露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相结合,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人生短暂与爱情思念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登古崧台 其一》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诗中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无奈。开头两句,作者站在崧台之上,感叹自己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似乎是在自言自语,也是在向世人诉说岁月的匆匆。这种感慨不仅是对自己生活的回顾,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提到“美人渺何处”,这里的“美人”不仅是对心中爱人的思念,更可以看作是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渴望。“香草信难传”则表现了思念的无奈和绝望,香草本是寄情的媒介,但在这种情况下却似乎无从传递。这种情感的纠结让整个诗篇增添了几分悲凉。
最后两句,夕阳的孤寂与千里之外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夕阳的象征意义在这里更是加深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和对陪伴的渴望。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人对时间、爱情和孤独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到崧台上,匆匆二十年。
表达了时间的飞逝与人生的感慨,站在高处,回望过去的时光。 -
美人渺何处,香草信难传。
思念的对象远在天边,传递情感的方式也显得无力。 -
历历洲前树,茫茫水上天。
自然景物清晰可见,但水天一色,令人感到渺小与孤独。 -
夕阳谁共对,千里总萧然。
夕阳下的孤独,千里之外无人与共,情感愈发萧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人比作思念的象征,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历历洲前树”与“茫茫水上天”,展现了对称美感。
- 象征: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时间流逝和思念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爱情的渴望。诗人深刻地反映了人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无奈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崧台: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美人:象征着内心的渴望与情感寄托。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情感。
- 香草:传递思念与情感的象征,寄托着作者的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美人”指代什么?
A. 作者的朋友
B. 作者思念的女子
C. 自然景物 -
“夕阳谁共对”中的“谁”指的是?
A. 诗人
B. 美人
C. 朋友 -
“香草信难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忧伤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慨。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哀伤。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均表达了思乡情感,但主题和意象各有不同,前者侧重于乡愁,后者更强调对时间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明清诗词选》
- 相关研究论文及文学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