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剑已飞去,千年池尚存。
浮图入云表,古寺倚山根。
虎踞石形险,龙潜水气昏。
阖闾成底事,遗恨满乾坤。
白话文翻译:
一把宝剑已经飞走了,然而这座千年的剑池却依然存在。
高耸的浮图直插云霄,古老的寺庙依偎在山根。
虎形的石头险峻如峭壁,龙隐匿在水中气氛昏暗。
阖闾的故事已成往事,留下的遗憾弥漫在整个天地之间。
注释:
- 剑池:传说中与剑有关的地方,象征着英雄气概和过往的荣耀。
- 浮图:佛教的塔,通常用于供奉佛教的圣物,象征着宗教信仰和超然的境界。
- 虎踞:形容石头的险峻形状,像老虎一样守护着。
- 龙潜:形容水中龙的隐秘状态,暗示着潜藏的力量和神秘。
- 阖闾:春秋时期的吴国国君,象征着历史的沉浮与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昭,宋代诗人,作品以清新秀丽、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作多涉及自然景色和历史感慨,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思考。
创作背景:
《剑池》作于黄昭对历史的沉思时刻,剑池作为一个历史遗址,承载了无数英雄的梦想与遗憾。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兴衰的感悟,以及对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剑池》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古诗,诗中通过描写剑池的景象,传达了对时间流逝、历史遗失的深切感怀。首句“一剑已飞去,千年池尚存”,不仅展现了剑的消逝与池的恒久,更暗示了英雄事迹的消逝与历史的延续。接下来的“浮图入云表,古寺倚山根”,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古寺与浮图的存在,象征着信仰的坚守与历史的厚重。
诗中“虎踞石形险,龙潜水气昏”通过生动的比喻与形象化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险峻与神秘,暗示着英雄与潜藏的力量。最后一句“阖闾成底事,遗恨满乾坤”,则将个人的感情升华为对历史的总结,阖闾的故事已成往事,遗憾却充满天地,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剑已飞去,千年池尚存:剑代表着英雄的梦想与壮志,虽然它已经消失,但剑池的存在象征着历史的延续。
- 浮图入云表,古寺倚山根:描绘了壮丽的景象,浮图与古寺之间的对比,表现了人类文化的高耸与根基。
- 虎踞石形险,龙潜水气昏:将虎与龙的形象结合,展现了自然的险峻与神秘,暗示着英雄的潜力与隐秘。
- 阖闾成底事,遗恨满乾坤:阖闾的故事象征历史的沉浮,遗憾的情感贯穿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虎踞石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石头的险峻形状。
- 对仗:如“浮图入云表,古寺倚山根”,形成对称的美感,增强诗的韵律感。
- 象征:剑池象征着英雄的梦想与历史的沧桑,浮图与古寺则象征信仰与文化的传承。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历史与个人命运,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描绘,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类情感的永恒,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深切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剑:象征英雄气概与壮志,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 池:代表着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积淀。
- 浮图:象征信仰、文化与精神的追求。
- 古寺:体现人类的智慧与历史的厚重。
- 虎与龙:分别象征力量与神秘,暗示着自然的险峻与潜藏的能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千年池”象征什么?
- A. 历史的流逝
- B. 英雄的梦想
- C. 文化的积淀
- D. 以上皆是
-
“浮图入云表”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高大雄伟
- B. 朴素自然
- C. 破旧不堪
- D. 暗淡无光
-
阖闾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 A. 个人情感
- B. 历史的遗憾
- C. 自然的力量
- D. 文化的传承
答案:
- D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哲理性。
- 《登高》:通过描绘登高后的景象,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剑池》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