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古崧台 其二》

时间: 2025-01-08 00:52:53

壮志今消尽,高怀寄水云。

眼中人已矣,天外事空闻。

故垒馀啼鸟,孤城但夕曛。

徘徊一吟眺,怅念旧同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壮志今消尽,高怀寄水云。
眼中人已矣,天外事空闻。
故垒馀啼鸟,孤城但夕曛。
徘徊一吟眺,怅念旧同群。

白话文翻译:

壮志如今已消失殆尽,心中高远的理想寄托于水云之上。
眼前的人已不复存在,天外的事情只是在空中听闻。
旧时的城堡只剩下啼叫的鸟儿,孤寂的城池仅剩下傍晚的余晖。
我徘徊吟唱,远望,心中怅然思念昔日的同伴。

注释:

  • 壮志:志向高远的理想。
  • 消尽:消失殆尽。
  • 高怀:高远的志向或情怀。
  • 水云:水面和云彩,象征远大理想和虚幻。
  • 眼中人已矣:眼前的人已经不在。
  • 天外事空闻:天外的事情只是听说而已。
  • 故垒:指旧时的城垒或遗址。
  • 啼鸟:鸣叫的鸟,象征孤独。
  • 夕曛:傍晚的余晖。
  • 徘徊一吟眺:徘徊吟唱,远望。
  • 怅念旧同群:思念过去的同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宪,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后人所知,作品多以抒怀见长,具有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登古崧台 其二》写于诗人对往昔理想的追忆与现实失落的感慨,反映了明代文人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透过清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遭遇理想破灭后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壮志今消尽,高怀寄水云”便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失落,曾经高昂的志向如今已无影无踪,心怀的高远理想只能寄托于水云之中,这种寄托不仅是对理想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的“眼中人已矣,天外事空闻”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眼前的人已不再,身边的事物也变得遥不可及,诗人似乎在思考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以及对过往的追忆。故垒和啼鸟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气氛,孤城在夕曙的映照下更显得冷清,仿佛在描述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只有啼鸟的声音在回响。

最后两句“徘徊一吟眺,怅念旧同群”则是情感的宣泄,徘徊吟唱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旧友的缺失让他倍感孤独,同时也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失落与哀伤,也折射出整个时代背景下,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壮志今消尽:表达理想的消逝,暗示人生的无常。
  2. 高怀寄水云:理想寄托于虚无缥缈之物,表现一种无奈与失落。
  3. 眼中人已矣:强调身边的人已离去,表露孤独感。
  4. 天外事空闻:外面的事情听说而已,显示对外界的无力感。
  5. 故垒馀啼鸟:旧地仍有鸟鸣,象征记忆的残留。
  6. 孤城但夕曛:孤独的城池在夕阳中显得更加凄凉。
  7. 徘徊一吟眺:表现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无奈。
  8. 怅念旧同群:对旧友的思念,增添了情感的厚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云”比喻理想,传达虚幻和无奈。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意象:使用“啼鸟”“夕曛”等意象,传达孤独与怀旧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失落的理想和对过去的追忆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旧友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云:象征理想和虚无,蕴含着高远与遥不可及。
  • 啼鸟:象征孤独,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情感。
  • 夕曛:象征时间流逝,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壮志”指的是什么?

    • A. 理想
    • B. 朋友
    • C. 风景
  2. “天外事空闻”中的“空闻”是什么意思?

    • A. 听见
    • B. 听说
    • C. 看见
  3. 诗人对旧友的情感是:

    • A. 忘记
    • B. 思念
    • C. 不在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诗词对比:

梁宪的《登古崧台 其二》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理想的失落与孤独,而后者则更多展现了思乡之情。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深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