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止言师》

时间: 2025-01-06 11:32:23

閒窗摇众草,炯炯对双眸。

一隔悬灯夜,山庭又罢秋。

片心幸可照,清句贮难酬。

师病曾何有,残躯翻见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止言师》
作者: 释今沼 〔明代〕

閒窗摇众草,炯炯对双眸。
一隔悬灯夜,山庭又罢秋。
片心幸可照,清句贮难酬。
师病曾何有,残躯翻见忧。

白话文翻译:

在闲适的窗前,草木轻轻摇曳,我的眼睛明亮而有神。夜晚悬挂的灯光将我们隔开,山间庭院又已是秋天的气息。我的一片心意能照亮你,然而清雅的诗句却难以酬报。师父你生病过吗?我反倒因你残躯而感到忧虑。

注释:

字词注释:

  1. 閒窗:指安静的窗户,象征宁静的环境。
  2. 炯炯: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3. :隔开,分开。
  4. 悬灯夜:夜晚悬挂的灯。
  5. 山庭:山中的庭院。
  6. 片心:一片心意,指对师父的关怀。
  7. :储存,积累。
  8. :报答,回应。
  9. 师病:指师父的病痛。
  10. 残躯:指身体虚弱或有病的状态。
  11. 翻见忧:反而更加感到忧虑。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师病”可以理解为对老师身心健康的关切,表现出对师者的尊敬和关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今沼,明代僧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诗歌和禅理为主,风格简约而深邃。

创作背景:
在明代,士人对师长的尊重以及对健康的关注是普遍的文化现象。此诗可能是在作者得知师父生病后的感慨,表达了对师父的敬爱和关心。

诗歌鉴赏:

《寄止言师》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师父的关切与忧虑。开头几句以“閒窗摇众草”引入,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正是这种宁静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意象中,草木的摇曳和眼睛的炯炯相映成趣,暗示着生命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诗人提到“悬灯夜”,这是一个孤独的意象,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山庭的秋意又增添了几分清冷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师父的身体状况。此时,诗人的“片心”恰如一盏明灯,渴望照亮师父的困境,却又无奈于“清句贮难酬”。

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师父的深切关怀,虽然师父的身体残损,但诗人却感到更深的忧虑,体现了对生命脆弱的思考和对师道的尊敬。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展现了诗人对师父深沉的爱与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閒窗摇众草” - 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窗前草木摇曳,传达出诗人的闲适心情。
  2. “炯炯对双眸” - 眼神明亮,暗示着内心的清晰与坚定。
  3. “一隔悬灯夜” - 指夜晚的孤独与距离感,师生之间的隔阂。
  4. “山庭又罢秋” - 秋意浓厚,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5. “片心幸可照” - 表达了对师的关怀,想要用心意去温暖师父。
  6. “清句贮难酬” - 诗句虽然优美,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对师的感激。
  7. “师病曾何有” - 提出疑问,似乎在思考师父的健康状况。
  8. “残躯翻见忧” - 对师父的身体状况感到忧虑,体现了深厚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片心”比喻对师父的关心。
  • 对仗:如“閒窗摇众草,炯炯对双眸”,展现了诗人对称美的追求。
  • 拟人:草木的摇曳给予了生机,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师父的关心与忧虑展开,表达了对师道的敬重,体现出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关怀的重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閒窗:象征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 :生命的象征,反映自然的生机。
  • :光明、希望的象征。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片心:象征着对师父的关心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閒窗摇众草”中的“閒窗”指的是?
    A. 繁忙的窗户
    B. 安静的窗户
    C. 昏暗的窗户
    答案: B

  2. 诗中“师病曾何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师父的生病不以为然
    B. 对师父健康的关心
    C. 对师父的愤怒
    答案: B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师长的敬重与关怀
    C. 对秋天的感慨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表达了对时间与人生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释今沼的《寄止言师》更注重对师生情感的描写,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心境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古典诗词鉴赏》
  2. 《明代诗人研究》
  3. 《诗词解读与赏析》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美学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