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相景幽远,山屏四面开。
凭师领鹤去,待我挂冠来。
药为依时采,松宜绕舍栽。
林泉自多兴,不是效刘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而遥远的场景,四周高山环绕,视野开阔。我依靠师父带领仙鹤离去,等待我挂上官帽回来。药草应当在适当时节采摘,松树则应围绕着屋舍栽种。山林和泉水自然就会给人带来很多乐趣,这并不是效仿刘雷那样的行为。
注释:
- 无相:指没有特定形状的事物,此处形容景色幽远、空灵。
- 山屏:山像屏风一样围绕着。
- 凭师:依靠老师或师父。
- 挂冠:古代官员辞官时将帽子挂起,象征放弃官职。
- 药:指药草,常用于中医采集。
- 松宜:松树适合生长的地方。
- 刘雷:可能指的是刘向、刘义庆等文人,借以强调自得其乐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熙载(公元902年-965年),字文贞,号安期,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词人、政治家。他擅长音乐和绘画,尤其以词作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韩熙载隐居在溧水无相寺期间,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透露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渴望归隐于山林,享受自然的乐趣。
诗歌鉴赏:
《溧水无相寺赠僧》是一首表达隐逸情怀的诗作。诗的开头“无相景幽远,山屏四面开”将读者带入一个优美、静谧的自然环境中。这里的“无相”可以理解为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意味着身处自然之中,心灵得到解放。诗人通过“凭师领鹤去”描绘出与师父共同追求仙境、远离尘世的情景,体现出一种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待我挂冠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暗示希望将来能回到自然中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再看“药为依时采,松宜绕舍栽”,诗人不仅享受自然,还积极参与其中,采药与种松,表现出对自然与生命的尊重。
最后一句“林泉自多兴,不是效刘雷”则提到了一个文化典故,刘雷可能指的是古代文人追求虚无缥缈的生活方式。诗人强调,他所追求的并非模仿,而是追求真切的自然乐趣。整首诗以优美的意境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无相景幽远,山屏四面开”:描绘出幽静而开阔的自然环境,山峦环绕,给人一种清净的感觉。
- “凭师领鹤去,待我挂冠来”:表达了与师父共同追求隐逸生活,期待未来能放弃官职,归隐山林。
- “药为依时采,松宜绕舍栽”: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适时采药,种植松树,体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 “林泉自多兴,不是效刘雷”:表明诗人追求的乐趣与名人模仿不同,强调真实的体验才是乐趣之源。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无相景幽远”与“山屏四面开”,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节奏感。
- 比喻:将生活与自然结合,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象征:鹤象征着长寿与超脱,松树则象征着坚韧与生命力。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意象分析:
- 山:象征稳重与永恒,代表宁静与高远的精神追求。
- 鹤:象征长寿与超然,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
- 药草:代表自然的馈赠,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资源的珍视。
- 松树:象征坚韧与生生不息,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无相景幽远”中的“无相”指什么? A. 有形有色
B. 没有特定形状
C. 形状奇特 -
诗人为何要“挂冠”? A. 追求名利
B. 放弃官职,归隐山林
C. 参加宴会 -
“待我挂冠来”表示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A. 官场生涯
B. 自然生活
C. 诗歌创作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比较韩熙载与王维的作品,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韩熙载更强调隐逸生活的主动选择,而王维则展现出一种自然的恬淡与超脱。王维的诗中常有佛教哲学的色彩,而韩熙载则更关注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韩熙载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