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林择之姚宏甫游鼓山》

时间: 2025-01-04 12:06:44

几年奔走厌尘埃,此日登临亦快哉。

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

故人契阔情何厚,禅客飘零事已灰。

堪叹世人只如此,危栏独倚更徘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几年奔走厌尘埃,此日登临亦快哉。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故人契阔情何厚,禅客飘零事已灰。堪叹世人只如此,危栏独倚更徘徊。

白话文翻译:

经过几年的奔波,我已厌倦了尘世的喧嚣,今天登高望远,心情格外畅快。江上的月亮并不随流水而去,天上的清风却直接送来海涛的声音。与故人的情谊虽然久疏,但感情依然深厚;而如今的禅客却如浮云般飘零,往事已成灰烬。叹息世人都如此,站在栏杆边独自倚靠,心中更是徘徊不定。

注释:

  • 奔走:指四处奔波,形容忙碌的生活。
  • 尘埃:指世俗的纷扰与琐事。
  • 契阔:指久别重逢,情谊依然。
  • 禅客:指修禅的僧侣,表示内心的漂泊与无常。
  • 危栏:指高高的栏杆,象征对未来的眺望与思考。

典故解析:

  • 江月:在古诗中常用作抒发思乡之情或对故人的思念,寓意月亮的清澈与永恒。
  • 天风直送海涛来:暗示自然界的力量与美好,象征着自由与壮阔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汝愚,字子恭,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赵汝愚游览鼓山之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反映了他在经历世事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同林择之姚宏甫游鼓山》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哲思与对友谊的珍视。诗的开头,作者通过“几年奔走厌尘埃”引入自身的经历,展现出对繁忙生活的疲惫与厌倦。紧接着,抒发在鼓山之上看到的美景,表达了登高的快意。诗中提到的“江月不随流水去”,既是对月亮的描绘,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象征着一些美好事物的永恒。

“故人契阔情何厚”,则体现了作者对旧友的思念与珍重,虽然与旧友相隔甚远,但情谊依旧深厚。而“禅客飘零事已灰”则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令人感慨世事,人生如梦。最后,以“危栏独倚更徘徊”结束,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与孤独的感叹,站在栏杆边的他,似乎在追忆过去,思考未来,显示出一种无奈与惆怅。这首诗不仅抒发了自然之美,更深刻地反映了人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具有深远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几年奔走厌尘埃:表达了作者多年来的奔波与对喧嚣生活的厌倦。
  2. 此日登临亦快哉:在此刻登高望远,感到心情畅快。
  3. 江月不随流水去:江边的月亮不会随流水消逝,象征着某种永恒。
  4. 天风直送海涛来:自然的风声带来海浪的声音,象征着远方的壮阔。
  5. 故人契阔情何厚:对故人的思念与深厚的情感。
  6. 禅客飘零事已灰:禅客的生活如浮云,往事已成过眼云烟。
  7. 堪叹世人只如此:感叹世人都如此,生活的无常。
  8. 危栏独倚更徘徊: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心中徘徊不定。

修辞手法:

  • 比喻:江月与流水的比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永恒。
  • 对仗:如“江月”与“天风”,形成和谐的对比,增强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月”与“风”赋予情感,使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引发对人生、友情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哲理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月:象征着静谧与思念,代表一种永恒的美好。
  • 海涛:表现出自然的雄伟与壮丽,象征着自由与广阔。
  • 禅客:象征着内心的游荡与无根,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月”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永恒的美好
    c) 友谊的珍贵
    答案: b) 永恒的美好

  2. 诗人对“故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a) 疏远
    b) 深厚
    c) 无所谓
    答案: b) 深厚

  3. 诗中的“危栏”象征着什么? a) 高处的孤独
    b) 友谊的深厚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a) 高处的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夜泊牛津》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现了登高望远的心境,但更多描写了人生苦难与忧虑,情感基调较为沉重。
  • 李白的《夜泊牛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由的向往,情感更加奔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赵汝愚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