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刻印章诗》
时间: 2025-01-04 08:29: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才中立囿形均,昧者拘拘利乃身。
不道有身皆有血,岂应知我不知人。
其间一物容亏性,是即四肢顽不仁。
洞洞八荒皆我闼,豁然窥见等天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强调了个体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到三才(天、地、人)是相互依存的,迷失在自我利益中的人常常只顾自己的身体而忽视了生命的本质。人们不明白每一个有形的存在都蕴含着生命的血脉,难道我们不应该了解彼此的存在吗?其中,有些生物失去了自然的本性,成为无情的物体。诗人洞察到八方天地都是他的家园,最终看到了人与自然的真谛。
注释:
- 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者,强调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 昧者:指那些迷惑不解的人。
- 拘拘:拘泥,过于执著。
- 血:这里象征生命的本质。
- 四肢:指身体的部分,这里隐喻人对自然的冷漠。
- 洞洞八荒:形容空间的广阔,八荒指的是无边无际的天地。
- 豁然:豁达开朗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元杰,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哲理与自然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自然哲学和人文精神的探索时期,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逐渐深入,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人类自身存在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徐元杰的《咏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刻印章诗》以深邃的哲思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中通过对三才的提及,强调了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的自私与无知。诗的开头“昧者拘拘利乃身”直接批判了那些只顾自身而无视他人与自然的存在,体现了诗人对人类局限性的深刻洞察。
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本质,诗人提醒人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存在,还要意识到与他人和万物的相互联系。通过“其间一物容亏性”,诗人指出,失去本性的物体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冷漠,而“洞洞八荒皆我闼”则表现了诗人对天地的归属感和对生命真谛的领悟。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充满了哲学思考与自然观照,让人深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激发了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才中立囿形均:三才(天、地、人)共同存在,形状均衡,暗示着自然的和谐。
- 昧者拘拘利乃身:无知的人只顾自身利益,忽视了更广泛的联系。
- 不道有身皆有血:人们不明白每一个有形体的存在都拥有生命。
- 岂应知我不知人:反问人们难道不应该相互理解和关心吗?
- 其间一物容亏性:在这其中,有些生物失去了其本性。
- 是即四肢顽不仁:指身体的部分不再有灵性,反映了冷漠。
- 洞洞八荒皆我闼:空间的广阔是我的家,象征归属感。
- 豁然窥见等天真:豁然开朗,领悟到人与自然的本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血”比喻生命的本质。
- 排比:通过对称的句式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 反问:用反问句激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强调了人们在追求自我利益时应当反思自身与他人及自然的关系,倡导对生命的尊重与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才:象征天地人之间的关系。
- 血:象征生命的本质与联系。
- 四肢:代表个体的冷漠与无情。
- 八荒:象征自然的广袤与包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三才”指的是哪三个方面?
- A. 天、地、人
- B. 风、雨、雷
- C. 日、月、星
- D. 诗、书、画
-
诗中提到的“昧者”是指什么样的人?
- A. 明智的人
- B. 无知的人
- C. 富有的人
- D. 老年人
-
诗中“豁然窥见等天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幸福
- C. 领悟与开朗
- D. 忐忑不安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徐元杰的《咏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刻印章诗》和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徐元杰更关注生命的本质,而王维则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代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代哲学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