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情难足。不堪黄帽催行速。
催行速。扁舟一叶,别愁千斛。
津亭送客惊相嘱。
举杯欲唱眉先蹙。
眉先蹙。背人掩面,不能终曲。
白话文翻译
情感难以满足,无法忍受那催促出发的黄帽。
催促出发的声音如急流,像一叶扁舟,带着千斛别离的愁苦。
在码头送别朋友,彼此惊慌地叮嘱。
举杯想要唱歌,眉头却先皱起来。
眉头一皱,背过身去掩面,无法唱完这曲子。
注释
- 情难足:情感难以满足。
- 黄帽:指催促出发的船员,因其常戴黄帽。
- 扁舟一叶:形容小舟,意指离别的船只。
- 别愁千斛:指离别时心中愁苦,形容极其沉重。
- 津亭:码头或渡口。
- 惊相嘱:彼此惊慌地叮嘱,表达不舍之情。
- 眉先蹙:眉头先皱,表示忧虑或不安。
- 背人掩面:背过身去掩住脸,彰显内心的痛苦,无法直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无咎,字子云,号无咎,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抒情,常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
《忆秦娥·情难足》写于离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离别时的无奈与愁苦。在宋代,社会动荡、文人之间的交往频繁,离别成为一种常态,此诗正是对这一情境的真实写照。
诗歌鉴赏
《忆秦娥·情难足》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诗的开篇便直入主题,情感难以满足,表现了对离别的不满与不安。紧接着,诗人用“黄帽催行速”勾勒出急促的离别场景,极具画面感,令人仿佛置身于即将启程的渡口,感受到那份无奈与焦虑。
“扁舟一叶,别愁千斛”更是将离别的愁苦形象化,扁舟在水面上轻轻摇曳,而心中的愁苦却如同千斤重,沉重得难以承受。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津亭送别的情景,彼此的叮嘱与不舍让人倍感温暖却又无奈。
最后两句“举杯欲唱眉先蹙,背人掩面,不能终曲”则是情感的高潮,举杯欲唱却因心头的忧愁而眉头紧锁,最终不得不背过身去掩面,无法继续唱下去。这种情感的压抑与无奈,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离愁之意,也让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情难足:直白地表达了情感的缺失与不足。
- 不堪黄帽催行速:黄帽象征着催促离开的声音,令人无法忍受。
- 催行速:强调催促的急迫感。
- 扁舟一叶,别愁千斛:扁舟虽小,承载着深重的离愁。
- 津亭送客惊相嘱:在送别时,彼此的关心与不舍。
- 举杯欲唱眉先蹙:想要通过歌唱来排解情绪,却因忧虑而皱眉。
- 背人掩面,不能终曲:无法再继续,情感的压抑达到极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比作扁舟,形象生动。
- 夸张:千斛别愁,强调离别的沉重感。
- 对仗:如“举杯欲唱眉先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离别的主题,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感和在离别时的无奈与愁苦。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让读者感受到离别带来的心灵震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帽:象征着催促的离别。
- 扁舟:象征着脆弱与无奈的离别。
- 津亭:代表离别的场所,充满人情味。
- 举杯:象征着对友谊的珍视和送别的仪式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黄帽”指代什么?
- A. 一种帽子
- B. 催促离开的船员
- C. 朋友的礼物
-
“扁舟一叶”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离愁
- C. 期待
-
诗中提到的“眉先蹙”表现了怎样的心理状态?
- A. 高兴
- B. 忧虑
- C. 平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离愁,但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
- 苏轼《水调歌头》:虽为豪放之作,但也有对离别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李清照与宋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