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二十》
时间: 2025-01-04 08:08:06意思解释
古风其二十
作者: 李白 〔唐代〕
原文展示: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一本此十句作一首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勖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世路多险艰。白日欺红颜。分手各千里。去去何时还。一本此八句作一首在世复几时。倏如飘风度。空闻紫金经。白首愁相误。抚己忽自笑。沉吟为谁故。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终留赤玉舄。东上蓬莱路。莱一作山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一本此十二句作一首
白话文翻译:
曾经我游历齐国,登上华不注峰。如今这座山是多么高峻秀丽,绿荫如同芙蓉花。古时的仙人萧飒而立,了然于心的是赤松。借我一只白鹿,自搭两条青龙。我带着笑容驾驭着风景,欣然愿意陪伴。此十句作一首,泪别亲友,欲言又止。劝君心似青松,努力守护霜雪。世间道路多艰险,白天欺骗红颜。分手各自千里,何时再相见?此八句作一首,人在世间几时。恍如飘风而过,空闻紫金经。白头愁相误,抚己忽自笑。沉吟为何而故?名利徒自煎熬,如何得闲余步?终将留下一双赤玉鞋,东上蓬莱路。莱字一作山,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此十二句作一首。
注释:
字词注释:
- 齐都:古代齐国的都城,指的是历史名城。
- 华不注峰:华不注是山名,形容登高望远。
- 赤松:传说中长生不老的仙人,象征长寿与智慧。
- 白鹿:象征祥瑞和长寿。
- 青龙:象征权威和力量,代表高贵。
- 名利:指世俗名望与利益,常被视为扰人的东西。
典故解析:
- 赤松:古代道教文化中的重要人物,常与修道长生相联系。
-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理想的归宿和长生不老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飘逸的诗风著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创作背景: 诗作源于李白游历齐国时的感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情惜别。
诗歌鉴赏:
李白的《古风其二十》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中描绘了齐国的秀丽山川,以“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开篇,设定了一个游历的场景,令人感受到那份悠然自得的游历心境。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引入了古仙人和白鹿的意象,象征着他对自由与长生的向往。
在情感方面,李白在与亲友别离的时刻,流露出深切的眷恋和不舍。“欲语再三咽”,道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诗中充满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世路多险艰,白日欺红颜”,体现了李白对人生苦短的思考。而“安得闲余步”则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厌倦,渴望超脱于尘世。
整首诗气韵洒脱,情感真挚,既有对美景的陶醉,也有对人生的哲思,恰如李白的个性,豪放而又细腻,深邃而又轻巧,让人引发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我游齐都:回忆起自己曾经游历齐国的情景。
- 登华不注峰:描述登上华不注峰的壮观。
- 兹山何峻秀:感叹这座山的高耸与秀美。
- 绿翠如芙蓉:将山的绿意比作芙蓉花,生动形象。
- 萧飒古仙人:提到古仙人,营造出一种超脱的氛围。
- 了知是赤松:暗示赤松的智慧与长生。
- 借予一白鹿:象征祥瑞与美好愿望的白鹿。
- 自挟两青龙:展现诗人自信与豪放的气魄。
- 含笑凌倒景:强调诗人的洒脱与随性。
- 欣然愿相从: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山如芙蓉,生动形象。
- 对仗:如“白日欺红颜”,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世俗纷扰的淡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鹿:象征着长寿与吉祥。
- 青龙:象征权威与尊贵。
- 蓬莱:理想的归宿,代表长生不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古仙人”是谁? A. 李白
B. 赤松
C. 孟子
答案:B -
诗中“世路多险艰”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A. 乐观
B. 失望
C. 感慨
答案:C -
诗中提到的“白鹿”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寿
C. 权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李白与王维同为盛唐诗人,但李白的诗歌多表现豪放与个性,王维则更显沉静与内敛。李白的《古风其二十》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示了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更注重宁静的山水之美,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