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船·红溅罗裙三月二》

时间: 2025-01-06 04:54:50

红溅罗裙三月二。

露桃开、柳眠又起。

百尺游丝,罥莺留燕,判与南园一醉。

判与南园一醉。

历历斜阳明野水。

倚危阑、暮云千里。

说似游人,直须烧烛,早晚绿阴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溅罗裙三月二。露桃开柳眠又起。百尺游丝,罥莺留燕,判与南园一醉。判与南园一醉。历历斜阳明野水。倚危阑暮云千里。说似游人,直须烧烛,早晚绿阴青。

白话文翻译:

在三月的第二天,红色的桃花溅湿了我的罗裙。露水滋润了桃花,柳树在春风中又沉沉入睡。细长的丝线在风中飘荡,黄莺和燕子在此留连,愿与南园共醉一场。斜阳明媚的照耀着田野和流水,倚靠着高高的栏杆,望着千里之外的暮云。就像游人一样,真该点燃蜡烛,早晚都在这绿荫之中享受。

注释:

  • 红溅罗裙:指桃花的花瓣溅湿了裙子,描绘春天的景象。
  • 露桃:露水滋润的桃花,象征清新与生机。
  • 游丝:形容细长的丝线,可能是指春天的柳丝。
  • 罥莺留燕:黄莺和燕子在此停留,展示生机与活力。
  • 判与南园一醉:愿意和南园的美景共同醉饮,表达对春天的向往。
  • 历历斜阳明野水:斜阳照耀下的田野和流水,描绘出温暖的春日景象。
  • 倚危阑:靠在高高的栏杆上,表现一种悠闲的姿态。
  • 烧烛:意指夜晚的生活,点燃蜡烛象征着享受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机,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表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体现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夜行船·红溅罗裙三月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开篇“红溅罗裙三月二”便引入了春天的气息,桃花的绚丽与青春的活力相呼应,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接下来,诗人通过“露桃开柳眠又起”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温暖与舒适。柳树的温柔与桃花的娇嫩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视觉与感官的双重享受。

“百尺游丝,罥莺留燕”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意境,细长的游丝与黄莺、燕子的相互交织,呈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诗人渴望与南园的美景共醉,体现了对春日的热烈向往与深情依恋。

最后,诗中“历历斜阳明野水”展现了傍晚的宁静与温馨,倚栏远望,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与自然的关系。整首诗在描绘春日美景的同时,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暗含着对生活的享受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溅罗裙三月二:在三月的第二天,桃花的花瓣洒落在裙子上,描绘了春日的美丽场景。
  2. 露桃开柳眠又起:桃花在露水的滋润下绽放,柳树在春风中又沉沉入睡,表现出春日的生机与安逸。
  3. 百尺游丝,罥莺留燕:长长的丝线在春风中摇曳,黄莺与燕子在此驻足,象征着春天的活力与生机。
  4. 判与南园一醉:愿意在南园中畅饮,表达对春景的热爱。
  5. 历历斜阳明野水:斜阳照耀下的田园与流水,描绘出温暖的春日情景。
  6. 倚危阑暮云千里:倚靠在高栏杆上,眺望千里暮云,表现出一种悠闲的心境。
  7. 说似游人,直须烧烛:如同游人一般,点燃蜡烛,享受美好的夜晚,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溅罗裙”,将桃花的美丽与裙子相结合,生动形象。
  • 拟人:如“柳眠又起”,将柳树拟人化,增添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历历斜阳明野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传递出一种闲适、愉悦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桃花:象征春天与美丽,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2. 柳树:象征柔美与温暖,传达出一种安逸的感觉。
  3. 游丝:象征春天的轻盈与灵动,带来生机。
  4. 斜阳:象征温暖与宁静,展现出傍晚的和谐美。
  5. 绿阴:代表着生命的繁茂与生机,暗示着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溅罗裙”指的是哪种花?

    • A. 桃花
    • B. 梅花
    • C. 牡丹
    • D. 菊花
  2. 诗人愿意在南园中做什么?

    • A. 游玩
    • B. 饮酒
    • C. 赏花
    • D. 写诗
  3. 诗中“倚危阑”的意境是什么?

    • A. 眺望远方
    • B. 感受春风
    • C. 思考人生
    • D. 享受夜晚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黄机《夜行船·红溅罗裙三月二》 vs 李白《夜泊牛津》: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然而黄机更注重描绘春天的细腻与生机,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