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将军何日》
时间: 2025-01-06 04:24:19意思解释
六州歌头·将军何日
作者: 黄机 〔宋代〕
诗歌内容(原文展示):
将军何日,去筑受降城。三万骑,貔貅虎,戮鲵鲸。洗沧溟。试上金山望,中原路,平于掌,百年事,心未语,泪先倾。若若累累印绶,偏安久大义谁明。倚危栏欲遍,江水亦吞声。目断苹汀。海门青。停杯与问,焉用此,手虽子,积如京。波神怒,风浩浩,勃然兴。卷龙腥。似把渠忠愤,伸恳请,翠华巡。呼壮士,挽河汉,荡材枪。长算直须先定,如细故休苦营营。正清愁满抱,鸥鹭却多情。飞过邮亭。
白话文翻译:
将军何时才能去筑受降城呢?三万骑兵,像貔貅和老虎般勇猛,斩杀鲵和鲸。洗净沧海的波澜。我试着登上金山远望,中原的道路,似乎就在掌中,百年的事情,心里还未说出口,泪水已先流下。若是累累的印绶,只怕长久安逸,谁来明白大义呢?倚着危栏想要尽情倾诉,江水也吞没了我的声音。目光遥望苹汀,海门青翠。停下酒杯问你,何必用这双手,虽是积累如京。波涛汹涌,风势浩大,怒涛翻滚,似乎将我忠愤的情怀伸出请求,翠华的巡逻。呼唤壮士,挽动河汉,荡起木枪。长远的计谋得先决定,细小的事不必再苦恼。心中愁苦满怀,鸥鹭却显得多情,飞过邮亭。
注释:
- 将军:指代军事将领。
- 受降城:指的是接受投降的城池,寓意战争结束的希望。
- 貔貅: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勇猛。
- 印绶:官职的象征,代表权力。
- 翠华:指代皇帝的仪仗队,象征国家的威严。
- 江水吞声:表达内心的无奈与郁郁寡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机,字季海,号南溪,宋代词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作品多反映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
创作背景:
《六州歌头·将军何日》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内忧外患的时期,诗人借将军之口表达对民族大义的渴望和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六州歌头·将军何日》是一首充满激情与忧伤的诗。全诗通过对将军出征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诗中描绘了壮丽的战场景象以及将军的英勇形象,但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前途的深思。诗人用“泪先倾”来代表内心的苦痛和无奈,体现了对家国的忧虑。“倚危栏欲遍”则描绘出一种无力感,诗人在高处眺望江水,却无法发出声音,显示出此时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在意象上非常丰富,既有壮烈的战斗场景,又有对人情的细腻描绘,情感深沉而复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将军何日,去筑受降城:问将军何时去修筑受降城,表达对国家安全的关注。
- 三万骑,貔貅虎,戮鲵鲸:描绘出三万骑兵的勇猛,形象地展示了军队的强大。
- 洗沧溟:表达希望将战乱洗净,恢复和平。
- 试上金山望,中原路,平于掌:隐喻对中原的渴望,理想似乎触手可及。
- 百年事,心未语,泪先倾:抒发内心的苦涩,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 倚危栏欲遍,江水亦吞声:描绘出一种无奈与悲伤,声音被江水吞没,无法诉说。
修辞手法:
- 比喻:“三万骑,貔貅虎”以神兽比喻勇猛的骑兵。
- 拟人:“江水亦吞声”赋予江水以人性,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运用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切,表达了对将领出征的渴望与对和平的向往,展现了忠诚与无奈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将军:象征军事力量。
- 受降城:象征和平。
- 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翠华:象征国家的荣光与威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六州歌头·将军何日》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欢喜
- B. 对和平的渴望
- C. 对个人成就的追求
- D. 对自然的赞美
-
诗中提到的“貔貅”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勇猛
- C. 智慧
- D. 美丽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的诗作,表达对边塞生活的思考与情感。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的作品,反映对战斗和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比较《六州歌头·将军何日》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英雄气概和国家命运的关注,但黄机更多地流露出忧伤与无奈,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激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读》
- 《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