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神》
时间: 2025-01-04 08:42: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迎神
作者:司空曙 〔唐代〕
吉日兮临水,沐青兰兮白芷。
假山鬼兮请东皇,托灵均兮邀帝子。
吹参差兮正苦,舞婆娑兮未已。
鸾旌圆盖望欲来,山雨霏霏江浪起。
神既降兮我独知,目成再拜为陈词。
白话文翻译:
在吉日良辰,我来到水边,沐浴着青兰和白芷的清香。
假山的神灵,我请东皇,托付灵均来邀请帝子。
乐声悠扬,舞姿翩翩,尽情表演,未曾停歇。
华丽的仪仗和圆盖即将到来,山雨细细飘落,江浪翻涌。
神灵既然降临,只有我知晓,双目恭敬地再次跪拜,呈上我的陈述。
注释:
- 吉日:指良好的日子,适合迎接神灵。
- 临水:在水边,象征着清净和灵气。
- 青兰:指青色的兰花,象征高洁。
- 白芷:一种香草,象征纯洁和美好。
- 假山鬼:指山中神灵,古代人们常以山水为神明所居。
- 东皇:指东方的神灵,可能与东皇太一有关。
- 灵均:指委托的使者,代表灵性和纯洁。
- 鸾旌圆盖:华丽的仪仗和车盖,象征尊贵。
- 山雨霏霏江浪起:描绘自然景象,暗示神降临时的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曙,唐代诗人,字子长,号静斋。生于盛唐时期,是以写景抒情见长的诗人,受到王维、李白等人的影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迎神》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民间信仰和宗教活动频繁。诗中描绘的迎神仪式,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灵的尊崇以及对自然的崇拜。
诗歌鉴赏:
《迎神》是一首极富仪式感的诗作,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神灵的崇敬与期盼。开头两句描绘了在吉日良辰,诗人沐浴在自然的芬芳之中,营造出一种清新、愉悦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假山的神灵请东皇、托灵均邀帝子,展现出迎神的仪式感,表达了对神明的期待和尊重。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描绘了乐声和舞姿,展现出一幅热闹的场景。鸾旌和圆盖的到来,使得整个迎神活动更加庄重。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神明降临的独特感知,并以再拜的方式恭敬地呈上自己的心声。这一系列的描写,既有自然的美,也有神秘的宗教氛围,展现出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吉日兮临水:在一个吉祥的日子,我来到水边,暗示着这一天的重要性。
- 沐青兰兮白芷:沐浴在青兰和白芷的香气中,体现出自然的美好与纯洁。
- 假山鬼兮请东皇:请山中的神灵来,邀请东方的神明,表达对神灵的敬仰。
- 托灵均兮邀帝子:通过灵均的帮助来邀请帝子,显示出仪式的庄重。
- 吹参差兮正苦:乐声悠扬而不整齐,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氛围。
- 舞婆娑兮未已:舞者们翩翩起舞,未曾停歇,象征着热情与欢庆。
- 鸾旌圆盖望欲来:华丽的仪仗和车盖即将到来,预示着神明的降临。
- 山雨霏霏江浪起: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神降临的神秘感。
- 神既降兮我独知:只有我能感知到神灵的降临,表现出诗人的独特感悟。
- 目成再拜为陈词:在神灵面前再次跪拜,表达自己的敬意与虔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神灵的降临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吉日兮临水,沐青兰兮白芷”,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通过多次的“兮”字强化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敬与期待,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的美与宗教的庄重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深刻的生命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兰:象征高洁和自然的美好。
- 白芷:代表纯洁和神圣。
- 假山鬼:象征山水神灵,体现人们对自然的崇拜。
- 鸾旌圆盖:象征尊贵与神秘的仪式,传达对神明的敬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吉日兮临水”中“吉日”指的是什么?
A. 不吉利的日子
B. 良好的日子
C. 普通的日子 -
“假山鬼兮请东皇”中的“东皇”指的是哪位神灵?
A. 西方神灵
B. 东方的神灵
C. 南方的神灵 -
诗中提到的“鸾旌圆盖”象征什么?
A. 普通的交通工具
B. 尊贵的仪仗和车盖
C. 一种乐器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与司空曙的《迎神》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但《登高》更多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而《迎神》则充满了对神灵的崇敬与节日的喜庆。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沉重,后者轻快。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 《司空曙生平与诗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