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山黄叶,一溪红蓼,一林风箨。重阳菊初绽,占秋光篱角。金阙璇台云漠漠。绕回廊旧游如昨。冯高恨如许,付南云行脚。
白话文翻译:
一座山上满是黄叶,一条小溪旁生长着红蓼,一片树林中风吹拂着箨叶。重阳节的菊花刚刚绽放,占据了秋天的光辉,篱笆角落里开得正好。金色的宫阙和璇台在云雾中显得朦胧。绕着回廊,旧日的游玩仿佛就在昨天。冯高的遗恨为何如此,只能把它交给南云的行脚。
注释:
- 黄叶:秋天的树叶变黄,象征着时光流逝。
- 红蓼:一种生长在湿地的植物,红色的蓼草与秋天的气息相得益彰。
- 风箨:指的是竹子的叶子,风吹动时的姿态,表现出自然的动感。
- 重阳菊:重阳节时盛开的菊花,象征着长寿和思念。
- 金阙璇台:指的是宫殿的高洁和华美,表现出一种理想的境界。
- 冯高:可能指代某位历史人物,表达对往事的惋惜。
- 南云行脚:南云可能指代一个离去的人,行脚则有远行之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公渚(1878-1941),字秋实,号俯云,近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暮秋,诗人游览清宫时的感悟,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结合秋天的萧瑟,诗中渗透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忆少年 暮秋游神清宫》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开篇的“一山黄叶,一溪红蓼,一林风箨”,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秋天的景象,色彩鲜明,层次分明。黄叶的凋零、红蓼的鲜艳,以及风中摇曳的箨叶,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面,既有视听之美,又隐含了时光流逝的哲理。
接着,诗人提到“重阳菊初绽”,重阳节的菊花象征着长寿和思念,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中的“金阙璇台云漠漠”则引入了历史的厚重感,金色的宫阙与云雾相融,带给人一种朦胧而高远的想象,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辉煌背后的孤独。
最后两句“冯高恨如许,付南云行脚”则点出了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惋惜。冯高所指的历史人物或许是一个象征,代表着那些留有遗憾的人。在南云的行脚中,诗人将自己的遗恨寄托于自然与时间之中,表现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山黄叶:山上树叶已经变黄,暗示秋天的到来。
- 一溪红蓼:小溪旁的红蓼植物,增添秋天的色彩。
- 一林风箨:树林中的风动箨叶,表现自然的生动。
- 重阳菊初绽:重阳节的菊花刚开,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占秋光篱角:菊花在秋天的光辉中独占一角,体现秋的美丽。
- 金阙璇台云漠漠:宫阙在云雾中显得朦胧,增添了神秘感。
- 绕回廊旧游如昨:回忆往日游玩的情景,仿佛一切还在眼前。
- 冯高恨如许:对冯高的遗憾感慨,反映内心的情感。
- 付南云行脚:把这些情感寄托于南云,寓意离别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金阙璇台”比喻理想境界。
- 拟人:风箨的描写使自然具有人情味。
- 对仗:如“一山黄叶,一溪红蓼”,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叶: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红蓼: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 风箨:代表自然的动态与变化。
- 菊花:代表长寿与思念。
- 金阙璇台:象征着理想与辉煌的过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重阳菊”象征着什么?
- A. 青春
- B. 思念
- C. 财富
-
“金阙璇台”指的是:
- A. 宫殿
- B. 山水
- C. 花园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秋天的感觉?
- A. 黄叶、红蓼
- B. 雪花、寒风
- C. 春花、夏雨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山中秋色》 - 王维
诗词对比:
- 《山中秋色》与《忆少年 暮秋游神清宫》都表现了秋天的主题,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诗意,而黄公渚则更加突出对往事的怀念与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近现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