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画障》
时间: 2025-01-01 12:44: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画障 上官仪 〔唐代〕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白话文翻译
在这芬芳的早晨,阳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河岸边,华丽的珠帘和翠绿的帐幕装饰着凤凰楼。蔡女在船上唱着菱歌,锦缆随着歌声移动,燕地的女子在春天里望着高高的琼钩。新妆的女子手持轻扇,扇影如漏光般浮动,华丽的衣袖散发着香气,飘入浅浅的河流。她的美丽不减当年在荆台下如雨般行走时的风采,自认为可以媲美洛水女神在水面上轻盈行走的优雅。
注释
- 芳晨丽日: 形容早晨的芬芳和阳光的明媚。
- 桃花浦: 桃花盛开的河岸。
- 珠帘翠帐: 华丽的帘幕和帐篷。
- 凤凰楼: 指华丽的楼阁。
- 蔡女菱歌: 蔡地的女子唱着菱歌。
- 锦缆: 华丽的船缆。
- 燕姬: 燕地的女子。
- 琼钩: 高高的钩子。
- 新妆漏影: 新妆的女子手持轻扇,扇影如漏光般浮动。
- 冶袖飘香: 华丽的衣袖散发着香气。
- 行雨荆台: 指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在荆台下如雨般行走。
- 凌波洛浦: 指洛水女神在水面上轻盈行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上官仪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宫廷生活和自然美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女子的优雅。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障,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赞美。诗中“芳晨丽日桃花浦”一句,以明媚的阳光和盛开的桃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珠帘翠帐凤凰楼”进一步以华丽的装饰点缀画面,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力。
诗中的女子形象更是生动,无论是蔡女的菱歌还是燕姬的春望,都透露出一种优雅和闲适。特别是“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一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风韵。最后两句“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则通过典故的运用,将女子的美丽与传说中的美女相提并论,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芳晨丽日桃花浦: 描绘了一个阳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早晨。
- 珠帘翠帐凤凰楼: 以华丽的装饰点缀画面,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力。
- 蔡女菱歌移锦缆: 蔡地的女子在船上唱着菱歌,锦缆随着歌声移动。
- 燕姬春望上琼钩: 燕地的女子在春天里望着高高的琼钩。
- 新妆漏影浮轻扇: 新妆的女子手持轻扇,扇影如漏光般浮动。
- 冶袖飘香入浅流: 华丽的衣袖散发着香气,飘入浅浅的河流。
- 未减行雨荆台下: 女子的美丽不减当年在荆台下如雨般行走时的风采。
- 自比凌波洛浦游: 自认为可以媲美洛水女神在水面上轻盈行走的优雅。
修辞手法:
- 比喻: “新妆漏影浮轻扇”中的“漏影”比喻扇影如漏光般浮动。
- 拟人: “冶袖飘香入浅流”中的“飘香”赋予衣袖以人的动作。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芳晨丽日”与“珠帘翠帐”。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美的追求和赞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女子的优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晨丽日: 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 桃花浦: 桃花盛开的河岸。
- 珠帘翠帐: 华丽的装饰。
- 凤凰楼: 华丽的楼阁。
- 蔡女菱歌: 蔡地的女子唱着菱歌。
- 燕姬春望: 燕地的女子在春天里望着高高的琼钩。
- 新妆漏影: 新妆的女子手持轻扇,扇影如漏光般浮动。
- 冶袖飘香: 华丽的衣袖散发着香气。
- 行雨荆台: 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在荆台下如雨般行走。
- 凌波洛浦: 洛水女神在水面上轻盈行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芳晨丽日桃花浦”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秋天的早晨 B. 春天的早晨 C. 夏天的早晨 D. 冬天的早晨
-
“珠帘翠帐凤凰楼”中的“凤凰楼”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楼阁 B. 华丽的楼阁 C. 破旧的楼阁 D. 神秘的楼阁
-
“新妆漏影浮轻扇”中的“漏影”比喻什么? A. 扇影如漏光般浮动 B. 扇影如流水般浮动 C. 扇影如云彩般浮动 D. 扇影如烟雾般浮动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 杜甫的《春望》: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词对比:
- 上官仪的《咏画障》与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上官仪的诗更注重人物形象的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表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上官仪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上官仪诗歌的背景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