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秋日即目应制》
时间: 2025-01-19 19:05: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 上官仪 〔唐代〕
上苑通平乐,神池迩建章。 楼台相掩映,城阙互相望。 缇油泛行幔,箫吹转浮梁。 晚云含朔气,斜照荡秋光。 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 槿散凌风缛,荷销裛露香。 仙歌临枍诣,玄豫历长杨。 归路乘明月,千门开未央。
白话文翻译
皇家园林通往平乐观,神池靠近建章宫。 楼台相互掩映,城阙彼此相望。 红色的油幕在行进的帐篷上飘动,箫声在浮桥上回旋。 晚云中蕴含着北方的寒气,斜阳照耀着秋天的景色。 落叶飘落,如同蝉影,平静的水面上书写着雁行的轨迹。 木槿花在风中散开,荷花在露水中散发香气。 仙乐在枍诣宫中响起,玄豫宫经过长杨宫。 归途乘着明亮的月光,千门万户尚未关闭。
注释
- 上苑:皇家园林。
- 平乐:平乐观,古代宫观名。
- 神池:古代宫池名。
- 建章:建章宫,汉代宫名。
- 缇油:红色的油幕。
- 浮梁:浮桥。
- 朔气:北方的寒气。
- 斜照:斜阳。
- 槿:木槿花。
- 裛:沾湿。
- 枍诣:古代宫名。
- 玄豫:古代宫名。
- 长杨:长杨宫,汉代宫名。
- 未央:未央宫,汉代宫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上官仪(约608-664),字游韶,唐代诗人,官至宰相。他的诗风清新婉丽,多写宫廷生活,尤以应制诗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上官仪应制之作,即应皇帝之命而作。诗中描绘了秋日宫廷的景色,通过对宫殿、楼台、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宫廷的繁华与宁静,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宫廷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宫廷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殿的宏伟与自然的宁静。诗中“楼台相掩映,城阙互相望”一句,既展现了宫殿的壮丽,又体现了宫廷的深邃。而“晚云含朔气,斜照荡秋光”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秋日的萧瑟与宁静。诗的结尾“归路乘明月,千门开未央”,以明亮的月光和未央宫的千门万户,象征着宫廷的永恒与安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上官仪的诗才与对宫廷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苑通平乐,神池迩建章:皇家园林通往平乐观,神池靠近建章宫,展现了宫廷的宏伟与繁华。
- 楼台相掩映,城阙互相望:楼台相互掩映,城阙彼此相望,描绘了宫殿的壮丽与深邃。
- 缇油泛行幔,箫吹转浮梁:红色的油幕在行进的帐篷上飘动,箫声在浮桥上回旋,增添了宫廷的华丽与音乐的悠扬。
- 晚云含朔气,斜照荡秋光:晚云中蕴含着北方的寒气,斜阳照耀着秋天的景色,传达了秋日的萧瑟与宁静。
- 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落叶飘落,如同蝉影,平静的水面上书写着雁行的轨迹,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物。
- 槿散凌风缛,荷销裛露香:木槿花在风中散开,荷花在露水中散发香气,展现了秋日的花香与露水的清新。
- 仙歌临枍诣,玄豫历长杨:仙乐在枍诣宫中响起,玄豫宫经过长杨宫,描绘了宫廷的音乐与宫殿的宏伟。
- 归路乘明月,千门开未央:归途乘着明亮的月光,千门万户尚未关闭,象征着宫廷的永恒与安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楼台相掩映,城阙互相望”,“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体现了对仗的工整与美感。
- 拟人:如“晚云含朔气”,将晚云拟人化,赋予其含蓄的情感。
- 比喻:如“落叶飘蝉影”,将落叶比作蝉影,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宫廷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的繁华与宁静,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宫廷生活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秋日的萧瑟与宁静,以及宫廷的永恒与安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上苑:皇家园林,象征宫廷的繁华。
- 楼台:宫殿的楼台,象征宫廷的壮丽。
- 晚云:晚云含朔气,象征秋日的萧瑟。
- 落叶:落叶飘蝉影,象征秋日的宁静。
- 槿花:木槿花在风中散开,象征秋日的花香。
- 荷花:荷花在露水中散发香气,象征秋日的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上苑通平乐”中的“上苑”指的是什么? A. 皇家园林 B. 普通园林 C. 私人花园 D. 公园 答案:A
-
诗中“晚云含朔气”中的“朔气”指的是什么? A. 南方的热气 B. 北方的寒气 C. 东方的湿气 D. 西方的干燥气 答案:B
-
诗中“归路乘明月”中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A. 黑暗 B. 光明 C. 悲伤 D. 孤独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以秋日为背景,描绘了山居的宁静与自然的美。
- 杜甫《秋兴八首》:以秋日为背景,抒发了对时局的感慨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对比:
- 上官仪《奉和秋日即目应制》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以秋日为背景,但上官仪的诗更多描绘宫廷的繁华与宁静,而王维的诗则更多描绘山居的自然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上官仪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代宫廷诗研究》:探讨了唐代宫廷诗的特点与风格,对理解上官仪的诗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