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闲居》
时间: 2025-01-16 22:25: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第后归道,乃居玉华宫。
逍遥人间世,不异浮丘公。
甘寝何秉羽,出门忽从戎。
方将游昆仑,又欲小崆峒。
进退既在我,归来长安中。
焚香东海君,侍坐西山童。
善行无辙迹,吾亦安能穷。
但见神色闲,中心如虚空。
期之比天老,真德辅帝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高官之后归隐于玉华宫的生活。他享受着逍遥自在的日子,仿佛与世无争的浮丘公一样。虽然他甘于清静的生活,但有时又会走出门去追随军旅。诗人向往游历昆仑山,又想去小崆峒游玩。无论进退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最终还是返回了长安。焚香供奉东海神君,侍坐在西山的童子旁。诗人认为,真正的善行是没有痕迹的,他又怎能穷尽其中的奥妙呢?他只见内心神情闲适,心中如同虚空。期望自己能与天同老,真德能辅助帝王之大业。
注释:
- 高第: 高官,指高位的官员。
- 玉华宫: 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象征隐居的理想之地。
- 浮丘公: 传说中的隐士,象征超脱尘世的生活。
- 秉羽: 形容诗人甘于清静,像鸟儿一样自由。
- 昆仑: 传说中的神山,象征着理想的境地。
- 崆峒: 另一座名山,象征隐逸的生活。
- 焚香东海君: 指敬拜东海的神明,代表对神仙的向往。
- 善行无辙迹: 善行是无形无迹的,强调内心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储光羲(约703年-约770年)是唐代著名诗人,字承宗,号虚白,出身于官宦家庭。储光羲在诗歌创作上注重抒情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储光羲晚年,反映了他在官场经历后的心路历程。随着年岁渐长,他对权力的追求逐渐淡化,更加向往宁静的隐居生活。
诗歌鉴赏:
《刘先生闲居》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体现了唐代士人的心态与追求。诗中,诗人通过对高官隐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世俗权力的超脱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诗的开头提到“高第后归道”,这表明诗人曾身处高位,却选择归隐,显示出他对权力与名利的淡泊态度。接着,诗人通过“逍遥人间世,不异浮丘公”来描绘理想的隐居生活,浮丘公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隐士,象征着超然物外的境界。
诗中还提到“甘寝何秉羽”,表达了一种随性与洒脱的生活态度,诗人甘于安静的生活,但又不乏对外界的向往,正如“出门忽从戎”,这暗示着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焚香东海君,侍坐西山童”中,诗人表现出对神仙的敬仰与向往,体现了对自然与超脱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悠然自得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安详,内心如同“虚空”,没有纷扰,心境达到一种深远的超然状态。诗的最后一句“期之比天老,真德辅帝鸿”则总结了诗人的理想,他希望能够与自然同老,借助真德来辅助国家的兴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第后归道: 表示在高官之后选择归隐,展现出超脱的态度。
- 乃居玉华宫: 选择玉华宫作为隐居之地,象征理想的隐逸生活。
- 逍遥人间世,不异浮丘公: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 甘寝何秉羽: 形容他甘愿过清静的生活。
- 出门忽从戎: 有时又会随军出征,表现出内心的矛盾。
- 方将游昆仑,又欲小崆峒: 向往游历名山,享受自然之美。
- 进退既在我,归来长安中: 自由掌控自己的生活,最终选择返回长安。
- 焚香东海君,侍坐西山童: 表达对神仙的敬仰,渴望与自然合一。
- 善行无辙迹: 善行无形,强调内心追求的重要性。
- 但见神色闲,中心如虚空: 内心自在,达到宁静的境界。
- 期之比天老,真德辅帝鸿: 希望与自然同老,追求真德。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隐士生活比作浮丘公,表现出超然的态度。
- 对仗: 诗句中常见对仗工整,增强韵律感。
- 象征: 玉华宫、昆仑、崆峒等意象象征理想的隐居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权力的超脱,体现了唐代士人对内心宁静与自由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第: 象征权力与地位。
- 玉华宫: 代表理想的隐居生活。
- 浮丘公: 象征超脱世俗的人生。
- 昆仑、崆峒: 代表自然与超然的境界。
这些意象在诗中共同构建了一种理想的隐逸生活,表现出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储光羲的《刘先生闲居》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追求权力
B. 向往隐逸生活
C. 对战争的热爱
D. 对商业的关注 -
“甘寝何秉羽”中的“秉羽”意指什么? A. 捕鸟
B. 追求飞翔的自由
C. 过清静的生活
D. 战斗 -
“焚香东海君”中,东海君象征什么? A. 战争
B. 财富
C. 神仙与宁静
D. 名利
答案: 1-B, 2-C,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 同样表现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更侧重于对亲情的思念。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在隐逸与亲情之间的选择上有所不同,展现出更深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