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陈无己相访
李之仪 〔宋代〕
下直来天禄,柴荆故远求。
论心日恨短,归路雨无忧。
红叶缤纷晚,黄花烂缦秋。
会须寻此况,击节再相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无己的思念。诗人从天禄(天上的神仙之居)归来,路途遥远,柴荆(艰难的生活)却不再是问题。每当谈起心事,总感到时间匆匆而过,回家的路上,雨水的忧虑也随之消散。秋天的红叶纷飞,黄花开得绚烂。我们应当在这样的美好时光里再次相聚,重温友谊,尽情畅谈。
注释:
- 下直:直指,直达。
- 天禄:神话中的仙境,象征着高洁的境界。
- 柴荆:指艰苦的生活和简陋的环境。
- 论心:谈论心事。
- 日恨短:时间过得很快,感到遗憾。
- 归路:回家的路。
- 无忧:无忧无虑。
- 红叶缤纷:秋天时红叶纷飞的样子。
- 烂缦:指黄花盛开,色彩斑斓。
- 击节:指拍手称快,表达赞同或欣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梦阮,号蕴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和诗。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情感细腻且富有感染力。李之仪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在他的诗中屡见不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友情的重视。
创作背景:
《谢陈无己相访》创作于李之仪与友人相聚后,表达了诗人对陈无己的思念与重聚的期待。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人情交融,反映了宋代人文环境的和谐与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头两句以“下直来天禄”引入,仿佛在描绘一段旅程,表达了诗人归来的喜悦与辛苦。而“柴荆故远求”则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深思,尽管生活艰辛,但对友谊的渴望却愈加强烈。接下来的“论心日恨短,归路雨无忧”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虽然时间短暂,却希望在归途上无所顾虑,尽情分享心声。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深化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红叶缤纷晚,黄花烂缦秋”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在这样的季节中,重聚的愿望愈加鲜明,“会须寻此况,击节再相酬”一语,表达了诗人对于再度相见的期待和欢愉,体现出一种对友谊的热切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新,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自然与情感的交融,使得诗人对友谊的珍惜跃然纸上,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下直来天禄:诗人直奔天禄,暗示他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或表达。
- 柴荆故远求:尽管生活艰辛,但仍旧渴望与友人相见。
- 论心日恨短:与友人交谈,感受到时间的匆忙,加深了对友情的珍惜。
- 归路雨无忧:回家的路途上,心中无忧,表达了内心的释然。
- 红叶缤纷晚:秋天的红叶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 黄花烂缦秋:黄花盛开,象征着生命的绚烂与友情的永恒。
- 会须寻此况:在这样的美好时刻,希望能与友人相聚。
- 击节再相酬:用拍手来表达对友谊的欢欣鼓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谊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对仗:整首诗结构严谨,句与句之间相互呼应,如“论心日恨短,归路雨无忧”。
- 拟人: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人的情感,使得情感更加鲜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深厚的友情与时光的流逝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向往,向读者传达了在美好时光中与朋友相聚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叶:象征着秋天与生命的美好,也寓意着友谊的珍贵。
- 黄花:代表着繁荣与希望,暗示着生活的美好与丰盛。
- 雨:象征着忧愁与思念,在诗中却被化解为无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李之仪的字是什么? A. 梦阮
B. 无己
C. 天禄 -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A. 红叶
B. 银杏
C. 黄花 -
“会须寻此况”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A. 希望再相聚
B. 想要离开
C. 期待旅行
答案:
- A
- A、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李之仪的《谢陈无己相访》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表现了对友人离别的惆怅和对友谊的重视。两首诗在意象的描绘上都有自然景观的渲染,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李之仪的诗更加强调在美好时光中的相聚,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离别的伤感与思念,体现了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侧重点。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李之仪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