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水亭落成,示坐客长老之记曰︰癸水绕东城》

时间: 2025-01-01 12:13:06

天将福地巩严城,形胜山川表里明。

旧说桂林无瘴气,今知漓水辟刀兵。

云深铜柱边声乐,月冷珠池海面平。

愿挽江流接河汉,为君直北洗材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癸水亭落成,示坐客长老之记曰︰癸水绕东城
天将福地巩严城,形胜山川表里明。
旧说桂林无瘴气,今知漓水辟刀兵。
云深铜柱边声乐,月冷珠池海面平。
愿挽江流接河汉,为君直北洗材枪。

白话文翻译:

癸水亭落成,特意写下的题记说:癸水环绕着东城。
天要将这福地筑成坚固的城,形势与胜景,山川内外都非常清晰。
以前说桂林没有瘴气,今天才知道漓水能够驱散刀兵之祸。
在云雾深处,铜柱旁传来音乐,月光下珠池的海面显得平静。
愿意挽起江流,与银河相接,为你直接向北洗净武器。

注释:

  • 癸水:指的是桂林的癸水河,环绕东城。
  • 巩严城:巩固和庄严的城池。
  • 形胜:指地形和景胜。
  • 桂林无瘴气:指桂林的空气清新,没有瘴气。
  • 漓水:漓江,流经桂林的著名河流。
  • 辟刀兵:辟,意为驱散;刀兵,指战争和杀戮。
  • 云深铜柱:云雾缭绕的铜柱,可能指某种古代的标志物。
  • 珠池:指水面如珠,光滑平静的水面。

典故解析:

  • 桂林:在中国文化中,桂林以美丽的山水而闻名,常被称为“桂林山水甲天下”,在诗中用以象征自然的美好。
  • 河汉:指银河,古人常用以比喻广阔的天空或理想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书法家,因其诗、词、文均有成就而被后人推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癸水亭落成之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自然环境的赞美,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及的桂林,正是作者生活的地方,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桂林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赞美。开头两句以“天将福地巩严城”引出,强调了桂林的自然优势和人文环境,使人感受到一种庄严与和谐。接着,作者引用“旧说桂林无瘴气”,反转了人们对桂林的常见印象,进一步表明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诗中多次提到水,漓水流淌,象征着生命和希望。作者希望能“愿挽江流接河汉”,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的期盼。整首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既有山水之美,也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癸水绕东城:点明地点,展示癸水环绕的美景。
  2. 天将福地巩严城:寓意桂林是福地,形势险要。
  3. 旧说桂林无瘴气:反映历史观点,说明桂林环境优越。
  4. 今知漓水辟刀兵:水不仅美丽,还能带来和平。
  5. 云深铜柱边声乐:描述环境的宁静和乐声。
  6. 月冷珠池海面平:月光下的水面如镜,象征宁静。
  7. 愿挽江流接河汉:渴望与理想生活相连。
  8. 为君直北洗材枪:表达对和平的渴望,愿意为朋友洗净武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深铜柱”,比喻环境的幽美。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桂林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乡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流动和希望。
  • 山川:代表自然之美与力量。
  • 月光:象征宁静与祥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癸水”是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条河
    • C. 一种天气现象
  2. 诗中的“桂林无瘴气”表达了怎样的意象?

    • A. 环境优美
    • B. 战争频繁
    • C. 人口稠密
  3. 作者希望“愿挽江流接河汉”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向往
    • B. 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 C.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范成大的诗则更突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