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

时间: 2025-01-19 17:35:15

飓母从来海若家,青天白地忽飞沙。

烦将残暑驱除尽,只莫颠狂损稻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飓母从来海若家,
青天白地忽飞沙。
烦将残暑驱除尽,
只莫颠狂损稻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海边地区的狂风,可能是指海风的猛烈。诗人观察到,原本晴朗的天空和大地上突然刮起了飞沙。诗人烦恼于夏季的炎热,希望能将这残暑彻底驱散,但又担心狂风会损害稻花的生长。

注释:

  • 飓母:指猛烈的风,通常是暴风或飓风,形容风势的强烈。
  • 海若家:海就像是自己的家一样,形容诗人与海的亲近。
  • 青天白地:晴朗的天空和大地,形容气候的美好。
  • 飞沙:形容风大时沙土飞扬的景象。
  • :烦恼、忧虑。
  • 残暑:指夏季最后的炎热天气。
  • 驱除:排除、消灭。
  • 颠狂:形容失控、疯狂的状态。
  • 损稻花:指对稻谷生长的影响,担心风会破坏稻花。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特别的典故,但“飞沙”与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自然现象相联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江苏吴江人,宋代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诗以写景见长,尤其擅长描绘水乡山色,诗风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农忙季节,诗人关注自然天气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表达了对稻谷丰收的期待和对自然灾害的担忧。

诗歌鉴赏:

《大风》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幻和农田的脆弱。诗的开头,“飓母从来海若家”,赋予了风一种亲切的家庭感,描绘了海风的强烈,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接着“青天白地忽飞沙”则生动地展现了风起时的景象,给人一种视觉冲击,也暗示着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可能性。

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将焦虑和希望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残暑的厌烦以及对稻花安全的担忧。这种情感的交织,让整首诗不仅仅是一幅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一种对农村生活的深切关怀。

从艺术手法来看,诗人使用了对比手法,晴朗的天与飞沙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同时,诗中没有复杂的修辞,而是以简单明了的语言直击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飓母从来海若家:描写了风的强烈,突显了海边的自然环境。
  2. 青天白地忽飞沙:表现了天气变化的突兀,给人以震撼感。
  3. 烦将残暑驱除尽:表达了诗人对夏季炎热的厌烦和希望。
  4. 只莫颠狂损稻花:担忧强风会对农作物造成损害,体现了对农业的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称为“飓母”,赋予其生命和情感。
  • 对仗:前后句式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深切思考与对丰收的期盼,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飓风: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威胁。
  • 飞沙:代表天气突变带来的不安。
  • 稻花:象征丰收与希望,暗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飓母从来海若家”中的“飓母”指的是: A. 和风
    B. 暴风
    C. 细雨
    D. 晴天

  2. 诗中提到的“青天白地”是指: A. 昏暗的气候
    B. 晴朗的天气
    C. 雪天
    D. 多云

  3. 诗人为什么烦恼? A. 因为天气太冷
    B. 因为狂风会损害稻花
    C. 因为下雨太多
    D. 因为没有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但更侧重于景与情的融合。
  • 李白的《庐山谣》:通过对自然的赞美,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范成大的忧虑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