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文之狱,诸贤非一族。殄瘁之悲,独及于禹玉。岂一人之言,自为之反复。伤哉利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提到“同文之狱”,是指文人遭遇的苦难,许多贤士并非来自同一个家族。众人的悲哀,只有禹玉(此处或指某位被冤屈的文人)才深有体会。难道只是个人之言,反复强调的只是自我感受。可悲的是对于权利和财利的追求。
注释:
- 同文之狱:指文人因言论受迫害的境地,常用来形容士人所遭遇的不公。
- 殄瘁:殄,表示疲惫、消耗;瘁,表示疲惫、受伤。合起来意指因遭受困苦而感到的无力和悲痛。
- 禹玉: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著名的文人,或是象征某种遭受冤屈与痛苦的代表。
- 利禄:利指利益,禄指俸禄,合起来指世俗的权利和财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字懋循,号白石,南宋时期的诗人和学者,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因政局动荡而多次迁移。岳珂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士人因政治原因而遭受迫害的动荡时期,表达了对同道中人苦难的同情和对世俗利益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揭示了士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权力和利益的反思。开头的“同文之狱”便设定了全诗的悲剧基调,表达了文人因言论自由而受到的压迫。接着,诗人通过“殄瘁之悲”强调了这种苦难不仅仅是个体的遭遇,而是整个文人群体的共同悲痛。特别是提到“禹玉”,强调某位文人的痛苦更具代表性,使得整体情感更加深邃。
最后,诗的结尾“伤哉利禄”则是对世俗利益的强烈批判,折射出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与无奈。这种对比与反思,体现了岳珂对士人命运的关切,也表现出他对权力与财富的淡泊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同文之狱,诸贤非一族:前半句点出文人遭遇的共同苦难,同时强调这些贤士并不来自同一背景,显示出士人的团结与互助。
- 殄瘁之悲,独及于禹玉:后半句突显个体的痛苦,意指某位文人深受其害,表明他对苦难的独特理解。
- 岂一人之言,自为之反复:反思个体言论的局限,暗示这种悲痛并非一人所能表达。
- 伤哉利禄:最后的感叹,揭示出对追逐物质利益的伤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切忧虑。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同文之狱”与“利禄”形成强烈反差,突显士人之间的情感与世俗利益之间的矛盾。
- 象征:禹玉象征着被冤屈的文人,代表着所有遭遇不公之士的共同苦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文人苦难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权力与财富追逐的批判,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忧虑,揭示了人性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象征知识与学问,表达人们追求真理的精神。
- 狱:象征压迫与苦难,暗示言论自由的丧失。
- 禹玉:象征遭受冤屈的个体,代表整个文人群体的悲哀。
- 利禄:象征世俗的权力与财富,反映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同文之狱”主要指的是: A. 文人的团结 B. 文人遭遇的苦难 C. 文人的荣誉
-
“伤哉利禄”中的“利禄”指的是: A. 学问与知识 B. 权力与财富 C. 友情与合作
-
诗中“禹玉”可能象征: A. 快乐的人 B. 面临困境的文人 C. 拥有权力的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岳珂与杜甫的作品都表达了对士人苦难的关注,但岳珂更侧重于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 两者的风格各有不同,岳珂较为细腻,杜甫则常以豪放激昂著称。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选读》
- 《岳珂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