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9 23:58:28

高衢月落晓寒新,榆柳萧疏望去津。

图史同舟聊养疾,风烟何地敢呈身。

到家松桂搴幽幌,倚棹云山愧滥巾。

谑浪自矜吾舌在,未随妻子共忧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衢月落晓寒新,
榆柳萧疏望去津。
图史同舟聊养疾,
风烟何地敢呈身。
到家松桂搴幽幌,
倚棹云山愧滥巾。
谑浪自矜吾舌在,
未随妻子共忧贫。

白话文翻译:

高路上的月亮在清晨降落,带来新的寒意;
望去,榆树和柳树萧疏,远处的渡口隐约可见。
与朋友同舟而行,聊以养病,
在这风烟弥漫的地方,哪里敢轻易显露身形?
回到家中,松树和桂花映衬着幽静的帷幕,
倚着船桨,面对此云山,心中愧疚于那滥用的巾帕。
自以为幽默的我,嘴上依旧在,
却未曾与妻儿一同分享这忧贫的忧愁。

注释:

  • 高衢:指高大的大道。
  • 月落:月亮降落,形容天色已明。
  • 晓寒新:早晨的寒意新鲜。
  • 榆柳萧疏:榆树和柳树的枝叶稀疏,给人一种孤寂感。
  • 图史:意指朋友、同行者。
  • 同舟:共同乘舟,形容志同道合。
  • 养疾:安静休养。
  • 风烟:指自然现象,可能暗指动荡的时代。
  • 滥巾:指不应使用的巾帕,暗示生活的窘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渊耀(出生和逝世年代不详,明代),字公度,号澹斋,江苏人。他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展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

《失题二首 其二》创作于黄渊耀的游历生涯中,反映了他在人生旅途中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家人的思念,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晨的景象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在高衢的月落与晓寒的交织中,诗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无奈与艰辛。榆柳的萧疏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使人不禁对未来感到忧虑。诗人与朋友同舟,虽然身体羸弱却愿意以此方式互相扶持,传达出一种理想的友情。

而在归家的场景中,松桂的幽静与云山的高耸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愧疚之情愈发浓厚。最后一联中,诗人自嘲的幽默表明,他虽未能与妻儿共度富裕生活,但心中仍存有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家庭的牵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在物质贫乏中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衢月落晓寒新:描绘清晨高路上的月亮与新冷的晨气,渗透出一份清冷与孤独。
  2. 榆柳萧疏望去津:远望榆柳稀疏,暗示诗人心中的无奈与孤独。
  3. 图史同舟聊养疾:与友人同行,表明在困境中共享患难的情谊。
  4. 风烟何地敢呈身:在动荡的环境中,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自我保护意识。
  5. 到家松桂搴幽幌:回到家中,松树与桂花象征宁静的生活。
  6. 倚棹云山愧滥巾:倚船而思,心中愧疚于生活的窘迫。
  7. 谑浪自矜吾舌在:诗人自嘲自己仍然活跃地言语。
  8. 未随妻子共忧贫:承认自己未能与家人共同面对生活的困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衢月落”和“晓寒新”形成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榆柳的萧疏比喻人际关系的疏离与生活的孤独。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赋予其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生活现状的反思与对家庭的思念。诗人以清晨的景象映射出内心的孤独与愧疚,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家庭责任的自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落:象征时光流逝与生活的变化。
  • 寒新:代表着生活的不易与冷漠。
  • 榆柳:象征着人际关系的稀疏与生命的脆弱。
  • 松桂:象征着宁静、希望与家庭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衢”指的是: A. 低洼的道路
    B. 高大的大道
    C. 荆棘丛生的地方
    D. 陡峭的山坡

  2. “榆柳萧疏”意在表达: A. 生机盎然
    B. 孤寂无助
    C. 生活富裕
    D. 友谊深厚

  3. 诗人对家庭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愧疚与关心
    C. 绝望与放弃
    D. 满不在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月夜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然而李白的诗中更多的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黄渊耀则在孤独中蕴含着家庭责任的思考。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了对兄弟的思念和生活的困顿,情感更为深沉,与黄渊耀的自嘲形成对比,突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社会责任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黄渊耀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明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