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遍(括兰亭记)》
时间: 2025-01-14 10:40: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哨遍(括兰亭记)
作者:吴潜 〔宋代〕
在晋永和,癸丑暮春,初作兰亭会。集众贤,临峻岭崇山,有茂林修竹流水。畅幽情,纵无管弦丝竹,一觞一咏佳天气。于宇宙之中,游心骋目,此娱信可乐只。念人生相与放形骸。或一室晤言襟抱开。静躁虽殊,当其可欣,不知老至。然倦复何之。情随事改悲相系。俯仰间遗迹,往往俱成陈矣。况约境变迁,终期于尽,修龄短景都能几。谩古换今移,时消物化,痛哉莫大生死。每临文吊往一兴嗟。亦自悼不能喻于怀。算彭殇妄虚均尔。今之视昔如契,后视今犹昔。故聊叙录时人所述,慨想世殊事异。后之来者览斯文,将悠然有感于此。
白话文翻译:
在晋朝的永和年间,癸丑年的暮春,第一次举行兰亭雅集。我们聚集在巍峨的山岭上,四周是茂密的树林、翠竹与潺潺流水。尽情畅谈幽情,尽管没有乐器伴奏,但一杯酒一首诗也能享受美好的天气。在这宇宙之间,心灵游走,眼睛游览,这种娱乐实在令人愉快。想到人生相聚,总是要放下身体的束缚。或许是在一个房间里,畅所欲言,胸怀坦荡。虽说心情安静与躁动有所不同,但在欣赏的时刻,无需知晓老去的到来。然而疲惫之后又该何去何从呢?情感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得悲伤。俯视仰望之间,往事往往化为陈迹。更何况环境的变迁,最终都要走向尽头,生命短暂,景色又能有多少呢?古今交替,时光流逝,生死之痛实在是世间最重的事。每当我读到古文,感慨往昔,总是感到惋惜,无法表达内心的感受。算起来,生与死都是虚幻的。今人看往昔,如同契约一般,回首如今又似曾相识。因此,我随意记录当时人们的言论,感叹世事不同。后来的读者看到这些文字,定会悠悠地感受到这些情感。
注释:
- 兰亭会:指的是晋代王羲之在兰亭举行的文人雅集。
- 茂林修竹:形容环境优美,有繁茂的树林和挺拔的竹子。
- 一觞一咏:指一杯酒和一首诗,表达了饮酒作诗的雅趣。
- 彭殇:意为短暂的生命,生与死都是虚幻的。
- 悠然有感:指读者在阅读后能够引发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潜,宋代诗人,工于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与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兰亭雅集的背景下,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人生的短暂和对过去的怀念。
诗歌鉴赏:
此诗以兰亭会为背景,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开篇描绘了兰亭会的优美环境,青山绿水间,众贤聚集,尽情畅谈,诗人以此引入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反复出现的“情”字,表明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哲学思考。诗人意识到,生命是短暂的,时间的流逝让他感到无奈与悲伤,使得对过往的怀念充满了惆怅。尤其是在提到“生死”问题时,吴潜以一种哲学的态度来看待生与死,认为其都是虚幻的,令人深思。整首诗不仅有抒情的成分,也有对人生的沉思,深刻而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在晋永和,癸丑暮春,初作兰亭会。”:交代了时间与地点,营造出诗歌的背景。
- “集众贤,临峻岭崇山,有茂林修竹流水。”:描绘出兰亭的环境,表现出自然之美。
- “畅幽情,纵无管弦丝竹,一觞一咏佳天气。”:即使没有乐器的伴奏,仍然能畅所欲言,享受当下的美好。
- “念人生相与放形骸。”: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心灵的自由。
- “情随事改悲相系。”:情感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一场聚会,引申出人生的短暂。
- 对仗:如“俯仰间遗迹,往往俱成陈矣”,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出现的“情”字,形成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通过描绘兰亭会的美好场景,引申出对生命、情感及人与自然的哲学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意象分析:
- 兰亭:象征文人雅集,表达了对文人精神的向往。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青山绿水:象征自然的美好,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兰亭会的背景是什么?
A. 宋代
B. 晋代
C. 唐代 -
诗中提到的“彭殇”意指什么?
A. 长寿
B. 短暂的生命
C. 快乐的时光 -
诗人在兰亭会中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乐观
B. 感伤
C. 平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可将吴潜的《哨遍(括兰亭记)》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对兰亭会的描绘及对人生的不同理解,前者更注重情感的流动与短暂,后者则强调了文人情怀与历史的流传。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王羲之与兰亭会》
- 《吴潜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