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觉公上人眺慈恩塔六韵》
时间: 2025-01-06 08:18:37意思解释
秋日同觉公上人眺慈恩塔六韵
作者: 李洞 〔唐代〕
原文展示:
九级耸莲宫,晴登袖拂虹。
房廊窥井底,世界出笼中。
照牖三山火,吹铃八极风。
细闻槎客语,遥辨海鱼冲。
禁静声连北,江寒影在东。
谒师开秘锁,尘日闭虚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美丽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宁静。诗人登上高处,看到九级的莲花宫殿,阳光明媚,衣袖轻轻拂过彩虹。透过房屋和走廊可以看到井底,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囚禁在笼子中。窗前的光照亮了三座山的火焰,八方的风声在耳边响起。仔细听,仿佛能听到筏客的谈话,远远地还可以辨认出海中鱼的游动。北方的宁静与南方的江水交织在一起,寒影映照着东边的天空。我拜访师父,打开了秘密的锁,尘世的日光仿佛被关闭在虚空之中。
注释:
- 九级:指高层的建筑,象征着高远的境界。
- 莲宫:莲花的宫殿,象征着清净和高雅。
- 袖拂虹:衣袖轻轻拂过彩虹,描绘出一种轻盈的景象。
- 禁静:指宁静的状态。
- 槎客:指以木筏为生的客人,象征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象,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日,诗人于高处俯瞰,心中感慨万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李洞的这首《秋日同觉公上人眺慈恩塔六韵》是一首充满秋日气息的诗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九级耸莲宫”便引人入胜,暗示了高远的境界和理想的追求。接下来的“晴登袖拂虹”,则将视角提升至晴朗的天空,展现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感。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房廊窥井底,世界出笼中”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仿佛在暗示着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束缚感。而“照牖三山火,吹铃八极风”则通过光影与风声的描写,塑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自然意境,使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
“细闻槎客语,遥辨海鱼冲”则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通过听与看的细腻感知,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动的秋日场景中。最后几句“谒师开秘锁,尘日闭虚空”则回归到内心的探索与对真理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级耸莲宫:描绘高耸的建筑,暗示追求理想。
- 晴登袖拂虹:晴天中,衣袖轻拂彩虹,传达一种轻快与自在。
- 房廊窥井底:从房廊中窥视井底,象征着对内心的探索。
- 世界出笼中:暗示对现实世界的束缚与逃避。
- 照牖三山火:窗前的光辉映照着远山,表现出自然的美丽。
- 吹铃八极风:描绘自然中风的声音,增强诗的音乐感。
- 细闻槎客语:通过细听,传递人与自然的交流。
- 遥辨海鱼冲:远远辨认海中的鱼,表现出观察的细腻。
- 禁静声连北:北方的宁静,暗示一种平和的心态。
- 江寒影在东:东边的寒影,增强了秋日的氛围。
- 谒师开秘锁:拜访师父,象征对知识的探求。
- 尘日闭虚空:尘世的日光似乎被关闭在空虚之中,表达对世俗的逃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世界出笼中”,形象地描绘了对现实的感知。
- 拟人:如“细闻槎客语”,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宫:象征清净与高雅,寓意理想与追求。
- 虹:象征美好与希望,传达一种轻盈的意境。
- 槎客:象征漂泊与自由,代表一种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九级耸莲宫”中的“九级”指的是什么?
- A. 九层的楼
- B. 九种花
- C. 九个朋友
- D. 九个星星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A. 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象
- B. 通过叙述个人经历
- C. 通过讨论哲理
- D. 通过对比
答案:
- C. 秋天
- A. 九层的楼
- A. 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秋天的宁静和山中生活的清幽,和李洞的描写相似,但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
- 孟浩然《春晓》:虽然是春天的诗,但同样在描绘自然景象时,展现出诗人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洞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