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秀才溪居送从弟游泾陇》

时间: 2025-01-06 08:34:35

抱疾寒溪卧,因循草木青。

相留开夏蜜,辞去见秋萤。

朔雪痕侵雍,边烽焰照泾。

烟沈陇山色,西望涕交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抱疾寒溪卧,因循草木青。
相留开夏蜜,辞去见秋萤。
朔雪痕侵雍,边烽焰照泾。
烟沈陇山色,西望涕交零。

白话文翻译:

我因身患重病而躺卧在寒冷的溪边,懒于动弹,看到周围的草木依旧青翠。
留住我的是那盛开的夏蜜,离去时却只能看到秋天的萤火虫。
北方的雪痕侵袭了雍州,边疆的烽火把泾河照得通明。
烟霭弥漫了陇山的色彩,向西眺望时,不禁泪水交零。

注释:

  • 抱疾:身患重病。
  • 寒溪:指寒冷的溪水,象征环境的冷清。
  • 因循:懒于动弹。
  • 草木青:草木依旧青翠,表现生机。
  • 相留:留住我。
  • 夏蜜:夏天盛开的花蜜。
  • 辞去:离去时。
  • 秋萤:秋天的萤火虫,象征孤独。
  • 朔雪:北方的雪。
  • 痕侵雍:雪痕侵袭了雍州。
  • 边烽:边疆的烽火。
  • 烟沈:烟雾弥漫。
  • 陇山色:陇山的景色。

典故解析:

  • 雍州:古代地名,今陕西省一带。
  • 萤火虫:象征孤独和思乡之情,古诗中常用以表达离别或感伤。
  • 烽火:古代用于传递战争信息的信号,象征战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才华横溢,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及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李洞因病卧床时写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局动荡的感慨。诗中流露出一种孤独而又无奈的情绪,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不安。

诗歌鉴赏:

《段秀才溪居送从弟游泾陇》是一首富有情感与画面感的山水诗。全诗通过描绘寒溪、草木、夏蜜、秋萤、雪痕与烽火,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诗人因病卧于溪边,身体的虚弱与外界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抒发了他对生命的感慨与无奈。尤其是“相留开夏蜜,辞去见秋萤”一句,展现了夏秋交替的时节,暗示了离别的无奈与时间的流逝。最后两句“烟沈陇山色,西望涕交零”更是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时局的忧虑结合,情感真挚而动人。整首诗形象生动、意境深远,充满了唐诗特有的韵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抱疾寒溪卧:身患重病,躺卧在寒冷的溪边,表现出诗人的痛苦与无奈。
  2. 因循草木青:因病而懒于行动,看到周围依然青翠的草木,暗示生命的延续。
  3. 相留开夏蜜:盛开的夏蜜吸引了诗人,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4. 辞去见秋萤:离去时只能看到秋天的萤火虫,表现对夏季美好时光的留恋。
  5. 朔雪痕侵雍:北方的雪痕已经侵袭了雍州,暗示了季节的变化与时局的动荡。
  6. 边烽焰照泾:边疆的烽火燃烧,照亮了泾河,反映出战乱的残酷。
  7. 烟沈陇山色:烟雾弥漫,使陇山的色彩变得朦胧,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8. 西望涕交零:向西眺望时泪水交零,象征着思乡的情感与对未来的迷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相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
  • 拟人:草木的青翠似乎在回应诗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形成一定的对称美,如“寒溪卧”和“草木青”。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思乡与对社会动荡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在病中对自然的眷恋和对亲人的牵挂,充满了深情与思索。

意象分析:

  • 寒溪:象征孤独与冷清。
  • 草木青: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夏蜜:象征美好与留恋。
  • 秋萤:象征孤独与思乡。
  • 朔雪:象征季节的变化与社会动荡。
  • 烽火:象征战争与不安。
  • 烟沈:象征忧愁与模糊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洞的诗风格主要是哪种? A) 田园诗
    B) 山水诗
    C) 忍辱诗

  2. “相留开夏蜜,辞去见秋萤”中的“秋萤”象征什么?
    A) 光明
    B) 时间流逝与孤独
    C) 战争

  3. 诗人在病中躺卧于何处?
    A) 河边
    B) 寒溪
    C) 山顶

答案:

  1. B) 山水诗
  2. B) 时间流逝与孤独
  3. B) 寒溪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山水,但更注重静谧的氛围与内心的宁静。
  • 孟浩然《过故人庄》: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归属感,情感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李洞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