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州送人赴举》

时间: 2025-01-21 09:44:11

献策赴招携,行宫积翠西。

挈囊秋卷重,转栈晚峰齐。

踏月趋金阙,拂云看御题。

飞鸣岂回顾,独鹤困江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龙州送人赴举
作者:李洞 〔唐代〕

献策赴招携,行宫积翠西。
挈囊秋卷重,转栈晚峰齐。
踏月趋金阙,拂云看御题。
飞鸣岂回顾,独鹤困江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朋友赴京应试的情感。诗人提到带着策论赶赴招考,行宫的翠绿景色在西边一片迷人。背着沉重的书囊,走在秋天的山道上,与晚霞中的山峰相齐。踏着月光,朝着金色的殿堂前进,轻拂云朵,欣赏皇上的题词。飞翔的鸣鸟怎会回头,孤独的白鹤却困在江泥中。

注释:

  • 献策:指献上策论、意见。
  • 行宫:指皇帝出巡时所住的宫殿。
  • 挈囊:提着书袋,囊指书囊。
  • 秋卷重:秋天的书卷,形容书囊沉重。
  • 转栈:指转到山道上。
  • 金阙:指皇宫,金色的阙门。
  • 御题:皇帝所写的题词。
  • 飞鸣:鸟儿的鸣叫。
  • 独鹤:孤独的白鹤,象征孤独和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生活于盛唐时期。他的诗风多样,兼具清新和豪放,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送友赴京应试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愿和对前途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些许的忧虑和孤独感。

诗歌鉴赏:

李洞的《龙州送人赴举》是一首送别诗,蕴含了浓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全诗语言简练而意象丰富,展现了送别者对朋友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待。开头的“献策赴招携”即点明了送别的目的,诗人通过描绘“行宫积翠西”的美丽景色,营造出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接着“挈囊秋卷重”一语,突显出应试者所承载的沉重责任与期待,书囊的沉重不仅象征着知识的负担,也寓意着对未来的希望。

当诗人“踏月趋金阙”,描绘出一幅人景交融的画面,传达出应试者在月光下前行的坚定与勇气。而“拂云看御题”则表现出一种对皇权和文化的向往,体现了古代士人的理想。

最后两句“飞鸣岂回顾,独鹤困江泥”则是情感的升华,表达了送别者的孤独与无奈。飞鸟不回头,象征着对逝去时光的无奈,而“独鹤困江泥”则暗示了送别者深感孤独的境地,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寂寞和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自然意象,展现了唐代诗人深刻的人生哲学和对友人的深情祝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献策赴招携:表达了准备前往应试的心情,强调了应试者的责任与使命。
  2. 行宫积翠西:描绘了送别途中的美丽景色,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3. 挈囊秋卷重:强调了书囊的沉重,隐喻了知识与理想的重担。
  4. 转栈晚峰齐: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行的和谐,表现出对未来的憧憬。
  5. 踏月趋金阙:象征着追求理想的勇气与决心。
  6. 拂云看御题:体现了对文化和权力的向往。
  7. 飞鸣岂回顾:表达了对过往的无奈感。
  8. 独鹤困江泥:传达了孤独与困境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阙”比喻皇宫,象征着权力与荣华。
  • 拟人:如“飞鸣岂回顾”,使鸟儿具有人类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朋友的祝福与送别,表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孤独的感慨,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行宫:象征着权力和荣耀。
  • 秋卷:象征着知识与理想的重担。
  • 金阙:象征着理想的殿堂和追求的目标。
  • 独鹤:象征着孤独与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阙”指的是什么?

    • A. 山峰
    • B. 皇宫
    • C. 学校
  2. “挈囊秋卷重”中的“重”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 A. 书囊的重量
    • B. 秋天的沉重
    • C. 忧愁的心情
  3. 诗中“飞鸣岂回顾”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过去的留恋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孤独的感慨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洞的《龙州送人赴举》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但李洞的诗更加强调人际关系和送别的情感,而王之涣则更多地体现了个人的壮志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