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过叶家桥二首》

时间: 2025-01-17 10:46:34

鸡唱嗔人睡,鸦啼唁客劳。

近山烟外远,矮竹苣边高。

老矣犹长铗,悠哉未大刀。

绕圩无杂树,一色柳新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过叶家桥二首
作者: 杨万里

鸡唱嗔人睡,鸦啼唁客劳。
近山烟外远,矮竹苣边高。
老矣犹长铗,悠哉未大刀。
绕圩无杂树,一色柳新缫。

白话文翻译:

清晨时分,鸡鸣叫着让人难以入睡,乌鸦啼叫着向辛劳的客人致意。
近处的山峰在烟雾弥漫中显得遥远,矮小的竹子与高大的野菜相伴。
尽管已是年老,却仍然喜爱长铗,悠闲自得尚未握过大刀。
绕着圩地没有杂树,所有的柳树都是新缫制的。

注释:

字词注释:

  • :生气,责备。
  • :问候,表示对辛劳的客人的关心。
  • :指一种长刀,古代的武器。
  • :缫丝,即用蚕丝制作的织物。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鸡唱”和“鸦啼”反映了农村清晨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亲切感和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诗人,浙江婺州人。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作品中常蕴含哲理,关心民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清晨,诗人经过叶家桥时,感受到自然清晨的宁静和人们的劳作,表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时分乡村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情。开头两句“鸡唱嗔人睡,鸦啼唁客劳”,生动地描绘了清晨的情景:鸡鸣声提醒人们起床,乌鸦的啼叫则似乎在关心辛劳的客人。诗人巧妙地运用动物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生活气息,显示了农村的自然与人文交融。

接着“近山烟外远,矮竹苣边高”两句,通过对近山的描写,传达出一幅清幽的自然画面,山的远近、竹子的矮高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接下来的“老矣犹长铗,悠哉未大刀”,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尽管年老,仍然保持一份悠闲与从容,未曾被世俗的纷扰所侵扰。

最后一句“一色柳新缫”又回归自然,描绘出那一片片新绿的柳树,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整首诗既有对生活的体悟,也有对自然的赞美,展现出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鸡唱嗔人睡:鸡鸣声似乎在责怪人们还未起床,展现了清晨的活力与生活气息。
  2. 鸦啼唁客劳:乌鸦啼叫,似乎在向辛苦工作的客人表示慰问,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3. 近山烟外远:描绘了远山在晨雾中的朦胧景象,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
  4. 矮竹苣边高:对比矮竹与高野菜,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
  5. 老矣犹长铗:尽管年老,仍然喜欢持有长铗,反映出诗人对武器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
  6. 悠哉未大刀:表现出诗人悠闲自在的心态,未被世俗的纷扰所影响。
  7. 绕圩无杂树:圩地周围没有杂树,清新整洁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
  8. 一色柳新缫:柳树的新绿象征着春天的生机,给人以希望。

修辞手法:

  • 拟人:鸡、鸦的鸣叫被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如“鸡唱嗔人睡,鸦啼唁客劳”,对仗工整,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依恋,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蕴含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清晨与新生,提醒人们开始新的一天。
  • 乌鸦:象征关怀,表达对辛劳者的慰问。
  • :象征远方的宁静与梦幻,带有一种超脱的感觉。
  • :象征坚韧与高洁,体现了自然的生机。
  • :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希望,表现春天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动物有哪些?
    A. 鸡、鸭
    B. 鸡、乌鸦
    C. 鸭、乌鸦

  2. 诗人对自己年老的态度是?
    A. 感到悲伤
    B. 依然热爱生活
    C. 感到无所谓

  3.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A. 高山、松树
    B. 近山、矮竹、柳树
    C. 江河、花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现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王维《鹿柴》:描绘山水的清幽与宁静。

诗词对比:

  • 杨万里《晓过叶家桥》与王维《鹿柴》: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象,前者更注重生活的细腻与气息,后者则表现了山水的宁静与深远。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杨万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