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卜》

时间: 2025-01-07 22:18:25

承家望一名,几欲问君平。

自小非无志,何年即有成。

岂能长失路,争忍学归耕。

不拟逢昭代,悠悠过此生。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问卜

作者: 崔涂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承家望一名,几欲问君平。
自小非无志,何年即有成。
岂能长失路,争忍学归耕。
不拟逢昭代,悠悠过此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承载着家族的期望,几次想要询问你的平安。自小我并非没有志向,哪一年才能实现我的理想呢?难道我能一直迷失方向吗?我又怎能忍受去学习耕作?我并不想着能够遇到盛世,只希望能够平平淡淡地度过这一生。

注释:

  • 承家望: 承担家族的期望。
  • 几欲问君平: 多次想要询问你是否安好。
  • 自小非无志: 从小并不是没有志向。
  • 争忍学归耕: 怎么能忍受去学习耕作。
  • 不拟逢昭代: 不想遇到盛世。

典故解析:

“昭代”指的是明君在位的时代,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诗中提到的“学归耕”,可以理解为对现实生活的妥协。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崔涂,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作品多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 创作背景: 诗作可能是在诗人面临人生选择时写成,反映了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问卜”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困惑和无奈。开头的“承家望一名”显示出家族对他的期望,这种期待成为了他内心的重负。接下来,诗人自述从小便有志向,却始终未能实现,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与焦虑。“岂能长失路”一语,传达了诗人对迷茫的反思,隐含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然而,面对现实,诗人又不得不忍受“学归耕”的生活,似乎对理想的追求感到无奈。

最后一句“不拟逢昭代”则是对盛世的无奈叹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平淡的接受与落寞。整首诗在情感的流露上细腻而深刻,展现出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承家望一名: 表达了家庭期望的重担。
    2. 几欲问君平: 反映出诗人对他人安好的关心。
    3. 自小非无志: 表示自己有追求的愿望。
    4. 何年即有成: 对未来成就的疑惑。
    5. 岂能长失路: 对迷茫状态的反思。
    6. 争忍学归耕: 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7. 不拟逢昭代: 对盛世的向往与无法实现的遗憾。
    8. 悠悠过此生: 对平淡生活的接受。
  •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使用了对仗手法,如“承家望一名”与“几欲问君平”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 反问: 使用反问来加强情感的表达,如“岂能长失路”表达了对失落的思考。
  •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开,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 代表责任与期望。
  • : 体现理想与追求。
  • 耕作: 象征现实生活的妥协。
  • 昭代: 代表理想化的盛世。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承家望”主要指什么?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家族的期望
      • C. 个人理想
    2. 诗人对“昭代”的态度是?
      • A. 渴望
      • B. 失望
      • C. 无所谓
    3. “岂能长失路”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 A. 迷茫
      • B. 未来
      • C. 理想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将进酒》
  • 诗词对比:

    • 崔涂的《问卜》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崔涂更加强调个人的无奈与困惑,而王之涣则充满豪情壮志,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