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

时间: 2025-01-08 02:59:45

湘浦离应晚,边城去已孤。

如何万里计,只在一枝芦。

迥起波摇楚,寒栖月映蒲。

不知天畔侣,何处下平芜?

几行归去尽,片影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独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遥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雁
作者: 崔涂〔唐代〕

湘浦离应晚,边城去已孤。
如何万里计,只在一枝芦。
迥起波摇楚,寒栖月映蒲。
不知天畔侣,何处下平芜?
几行归去尽,片影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独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遥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白话文翻译:

孤雁
湘江边的水面上,天色渐晚,远离边城的孤雁已经孤独地飞去。
如何来计算万里的路途,只在那一根芦苇上。
水波微荡,楚地的风景迥然不同,寒意中映照着月光下的蒲草。
不知天边的伴侣,何处才是那平坦的田野?
几行归雁已尽,孤影又向何方飞去?
暮雨相呼却失去,寒塘上独自飞下的时间缓慢。
渚边的云层低低地掠过,冷冷的月光在远处跟随。
未必能逢到猎人,孤飞的雁自有其可疑之处。

注释:

  • 湘浦:指湘江的水域,寓意孤独之境。
  • 边城:指边远的城镇,象征着一种离别的情感。
  • 万里计:表示距离的遥远。
  • 一枝芦:借指生活中的小事,反映出孤独的处境。
  • 迥起波摇楚:波浪起伏,楚地的风景显得格外迥异。
  • 天畔侣:指天边的伴侣,表达了对伴侣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涂(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风格独特,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观察。他的诗作多体现了孤独与思索,擅长通过细腻的描绘呈现出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孤雁》写于唐代,彼时社会动荡,诗人常常经历离别与孤独,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孤雁》是一首充满孤独与思考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只孤雁的离去,似乎在隐喻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渴望。全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孤独的感慨。特别是“几行归去尽,片影独何之”一句,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孤寂,似乎在诉说着归属感的缺失。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湘浦”、“寒塘”、“渚云”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在孤雁的身上投射了自己的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显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命题的深刻理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湘浦离应晚:湘江的水面上,时光已渐晚。
  2. 边城去已孤:远离边城,孤雁已飞去。
  3. 如何万里计:如何来计算这万里的路途。
  4. 只在一枝芦:只在那一根芦苇旁。
  5. 迥起波摇楚:水波微荡,楚地风景迥然不同。
  6. 寒栖月映蒲:寒意中,月光映照下的蒲草。
  7. 不知天畔侣:不知天边的伴侣在哪里。
  8. 何处下平芜:何处才是那平坦的田野?
  9. 几行归去尽:几行归雁已尽。
  10. 片影独何之:孤影又向何方飞去?
  11. 暮雨相呼失:暮雨中失去相呼的声音。
  12. 寒塘独下迟:寒塘上独自飞下的时间缓慢。
  13. 渚云低暗度:渚边的云层低低地掠过。
  14. 关月冷遥随:冷冷的月光在远处跟随。
  15. 未必逢矰缴:未必能逢到猎人。
  16. 孤飞自可疑:孤飞的雁自有其可疑之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雁比作孤独的个体,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 拟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使其具有人情味,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诗句中运用了工整的对仗,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孤独、思念和对归属感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雁:象征孤独与思考。
  • 湘浦:代表自然的美好与遥远。
  • 寒塘:表现出一种冷清与孤寂的氛围。
  • 月光:象征思念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域是哪个? A. 长江
    B. 湘江
    C. 黄河

  2. “几行归去尽”意指什么? A. 很多雁归来
    B. 归雁已飞尽
    C. 雁群未归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排比
    C. 夸张

答案: 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风格更为沉重。
  •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历史的结合,展现了孤独与思考的主题,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