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郊居酬友人见贻》

时间: 2025-01-07 20:04:24

荒斋原上掩,不出动经旬。

忽觉草木变,始知天地春。

方期五字达,未厌一箪贫。

丽句劳相勉,余非乐钓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郊居酬友人见贻
作者: 崔涂 〔唐代〕

荒斋原上掩,不出动经旬。
忽觉草木变,始知天地春。
方期五字达,未厌一箪贫。
丽句劳相勉,余非乐钓纶。


白话文翻译:

在荒凉的书斋中,我的窗户紧闭,已经好几天不出门了。忽然间,发现草木已经变绿,才意识到春天已经来到。原本期待能有五言诗的佳作传来,却不觉得厌倦于一筐的清淡。虽说美好的诗句需要互相勉励,我却并不乐于去钓鱼。


注释:

字词注释

  1. 荒斋:空旷的书房,指诗人独自隐居的地方。
  2. :闭合、遮掩。
  3. 经旬:经过十天,表示时间的久远。
  4. 草木变:草木的生长变化,暗指春天的来临。
  5. 方期:希望、期待。
  6. 五字达:指五言诗,唐代诗人常用五言诗表达情感。
  7. 箪贫:盛放食物的器具,指简朴的生活。
  8. 丽句:美丽的诗句。
  9. 钓纶:钓鱼,暗指一种闲适的生活。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写春天的变化和隐居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一种隐逸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涂(约703年-约770年),字子韬,唐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员。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生活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春季,诗人因隐居生活而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表达了对友人赠诗的期待与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知足。


诗歌鉴赏:

《春日郊居酬友人见贻》是一首描写春日隐居生活的诗,诗人通过简单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隐居生活的清淡。诗的开头“荒斋原上掩,不出动经旬”,展现了诗人独处的状态,透出一丝孤独与宁静。随着“忽觉草木变,始知天地春”,诗人突然意识到春天的到来,这种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友人诗作的期待与自我反思,虽然生活清贫,但他对诗句和友人之间的情谊依旧珍视。这样的表达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知足,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世界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表现了春日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宁静,既有对友谊的珍惜,也有对生活的沉思,是一幅美好的田园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荒斋原上掩:描述诗人独居于荒凉的书斋,暗示孤独。
  2. 不出动经旬:强调长时间不出门,体现隐居的生活状态。
  3. 忽觉草木变:突然意识到春天的来临,象征着自然的复苏。
  4. 始知天地春:感知春天的到来,表现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5. 方期五字达:期待友人的五言诗,体现了对友情的重视。
  6. 未厌一箪贫:虽然生活简朴,仍感到满足。
  7. 丽句劳相勉:与友人互相勉励,共同追求美好的诗句。
  8. 余非乐钓纶:表明自己不乐于追求闲适的钓鱼生活,强调对诗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将繁华的春天与简朴的生活形成对比,突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 象征: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诗人通过草木的变化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 排比:句式的重复与变化,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和对隐居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荒斋:象征孤独的生活环境,代表诗人的内心世界。
  2. 草木: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代表自然的复苏。
  3. 五字:象征诗歌的艺术追求,体现对文化的热爱。
  4. 丽句:象征美好的诗篇,代表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感知到春天的到来? A. 出门散步
    B. 看草木的变化
    C. 听鸟鸣

  2. 诗人对友人的期待是什么? A. 一首五言诗
    B. 一封信
    C. 一次拜访

  3. 诗中提到的“箪贫”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生活的简朴
    C. 一种器具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山居秋暝》
  2. 孟浩然《春晓》
  3.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崔涂的《春日郊居酬友人见贻》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反映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但前者更强调与友人的关系,而后者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崔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