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褒山因老二首》

时间: 2025-01-01 11:55:42

湖上逢师又到家,别来诗句好相夸。

休嗟晚菊今迷草,且喜寒梅欲放花。

丈室香温严宝坐,将坛风软拥高牙。

相思对雪酬珠玉,不觉茅檐送月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褒山因老二首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湖上逢师又到家,
别来诗句好相夸。
休嗟晚菊今迷草,
且喜寒梅欲放花。
丈室香温严宝坐,
将坛风软拥高牙。
相思对雪酬珠玉,
不觉茅檐送月华。

白话文翻译

在湖上再次遇见老师,您又回家了,
别后交换的诗句让人好生夸赞。
别再叹息晚菊如今迷失在杂草中,
且欣喜于寒梅即将绽放花朵。
室内香气温暖,坐着严谨的宝座,
烛台上的微风轻柔地拥抱着高牙。
思念在雪中对酬赠的珠玉,
不知不觉中茅檐送走了月光。

注释

  • :师长,老师。
  • 相夸:相互夸赞。
  • 晚菊:秋季开花的菊花,象征晚年。
  • 迷草:迷失在杂草丛中,指晚菊的衰败。
  • 寒梅:冬季开放的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
  • 丈室:指宽敞的房间。
  • 香温:香气温暖,形容室内环境舒适。
  • 高牙:古代的一种高脚盘,常用于盛放食品。
  • 相思对雪:思念在雪中对酬赠,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月华:月光。

典故解析

  • 寒梅:寒梅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品格高洁、坚韧不拔的精神,尤其在严冬中依然绽放,寓意着希望和坚韧。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菊花常被视为高雅的象征,尤其在秋天盛开,代表着坚韧和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隽永,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与师长重聚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喜悦与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反映了时光的流逝与内心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冬梅与晚菊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不同阶段,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中开头以“湖上逢师又到家”引入,表达了对师长的敬仰与思念之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接下来的“别来诗句好相夸”,不仅表明了诗人与师长之间的深厚友谊,也显示了文人之间的互相欣赏。

在对比中,晚菊迷失在杂草之中,暗示着人生的衰老与迷惘,而“寒梅欲放花”则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诗中“丈室香温严宝坐”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舒适的环境中,令人心向往之。

最后两句“相思对雪酬珠玉,不觉茅檐送月华”,将思念与时间的流逝结合在一起,表现了深情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意在此达到高潮。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示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湖上逢师又到家:在湖边再次遇见老师,说明作者与师长之间的亲近。
  2. 别来诗句好相夸:分别后,互相的诗句让人感到高兴与自豪。
  3. 休嗟晚菊今迷草:不要叹息菊花如今被杂草遮蔽,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4. 且喜寒梅欲放花:但我很高兴寒梅即将盛开,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5. 丈室香温严宝坐:房间里香气温暖,坐着严谨的宝座,传达出舒适的生活环境。
  6. 将坛风软拥高牙:烛台上的微风轻柔地环绕着高脚盘,表现了宁静与优雅的氛围。
  7. 相思对雪酬珠玉:思念在雪中对酬赠的珍贵,如同珠玉般美丽。
  8. 不觉茅檐送月华:不知不觉间,茅檐下的月光悄然流逝,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修辞手法

  • 对比:晚菊与寒梅的对比,突显生命的不同状态。
  • 拟人:将“月华”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 象征:寒梅象征希望,晚菊象征衰败,深刻表达了人生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与师长的相聚,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向往,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与友谊的聚集地。
  • :象征坚韧、希望与新生。
  • :象征衰老、迷失与高雅。
  • 月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梅”象征什么? A. 衰败
    B. 坚韧与希望
    C. 迷失

  2. “休嗟晚菊今迷草”中的“迷草”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未来
    B. 杂草遮蔽的晚菊
    C. 诗句的美丽

  3.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 A. 时间的流逝
    B. 友谊与思念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赠友人》——王维

诗词对比

  • 王之道的《和褒山因老二首》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均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王之道的诗更强调了生活的温暖与希望,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王之道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