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 山桐花盛开壬午暮春》

时间: 2025-01-04 09:28:10

柴门过雨春融液。

月色桐花香藉。

梦断晓莺山更寂。

可谁寻觅。

曾嫌紫陌同尘,岂畏红芳避迹。

朝阳鸣凤无消息。

也应抛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画堂春 山桐花盛开壬午暮春
作者:符锡 〔明代〕
柴门过雨春融液。
月色桐花香藉。
梦断晓莺山更寂。
可谁寻觅。
曾嫌紫陌同尘,
岂畏红芳避迹。
朝阳鸣凤无消息。
也应抛掷。


白话文翻译:

春雨过后,柴门外的春水融化成液体。
月光下,山桐花的香气弥漫开来。
梦醒时分,早上的黄莺在山中更显得寂静。
可有谁来寻找?
曾经嫌弃那条满是尘土的紫陌,
又怎会畏惧红花的踪迹?
朝阳下,鸣叫的凤凰没有消息,
也应当抛弃一切。


注释:

  • 柴门:指用柴木制作的门,常用来形容乡村的简朴生活。
  • 融液:春水融化,化为液体,形容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 香藉:香气弥漫的意思。
  • 梦断:梦醒,形容从梦中醒来。
  • 紫陌:古代指的是通往城外的道路,通常是尘土飞扬之地。
  • 红芳:指红色的花朵,象征美丽和生命。
  • 朝阳:早晨的阳光,象征新生与希望。
  • 鸣凤:凤凰的鸣叫,常用来象征吉祥与美好。

典故解析:

  • 凤凰:在中国文化中,凤凰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着美好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符锡是明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诗风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自然的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壬午年暮春之际,正值春天的尾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画堂春 山桐花盛开壬午暮春》是一首意境优美的词作,诗中通过春雨、月光、山莺、桐花等意象,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思念的春日画面。开头“柴门过雨春融液”描绘了春雨后的清新,生动地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生机;而“月色桐花香藉”则运用了月光和花香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浪漫而柔和的氛围。诗人在梦醒的瞬间,感受到大自然的静谧,展现出一种孤寂的美感。

后半部分的“曾嫌紫陌同尘,岂畏红芳避迹”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曾经对尘世的厌倦,反而让他更加珍视眼前的美好。最后以“朝阳鸣凤无消息”作为结尾,点出一种无奈与放弃的情感,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惘,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柴门过雨春融液:描绘春雨润泽后的自然景象,传达春意盎然。
    2. 月色桐花香藉:月光与花香交织,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
    3. 梦断晓莺山更寂:梦醒的瞬间,黄莺的鸣叫显得更加寂静,反映内心的孤独。
    4. 可谁寻觅: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寻与渴望。
    5. 曾嫌紫陌同尘:曾觉得尘世繁杂,表达对生活的厌倦。
    6. 岂畏红芳避迹:即使如此,也不畏惧美好事物的追寻。
    7. 朝阳鸣凤无消息:朝阳中的凤凰无影无踪,暗示对未来的无奈与迷茫。
    8. 也应抛掷:最终选择放下过往,面对现实。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朝阳鸣凤”象征美好事物的缺失。
    • 拟人:使自然景象具有人情味,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紫陌同尘”与“红芳避迹”,增强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寻,以及在时间流逝中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意象分析:

  • 春雨:象征新的开始与生命的滋润。
  • 桐花:代表着美好和希望。
  • 月色:象征宁静与思考。
  • 莺鸣:代表自然的声音,反映内心的孤独。
  • 朝阳:象征新的希望与未来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意象主要是哪些? A. 春雨与桐花
    B. 秋风与落叶
    C. 冬雪与梅花

  2. “梦断晓莺山更寂”中,“梦断”指的是什么? A. 梦醒
    B. 梦境消失
    C. 梦想成真

  3. 诗歌最后一句“也应抛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过去的放下
    C. 对现实的逃避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表现春天的美好与思念。
  • 苏轼《水调歌头》:探讨人生与时光的流逝。

诗词对比

  • 符锡 vs. 李清照:符锡的诗更关注自然与内心的孤寂,李清照则多表现情感的细腻与对爱情的渴望。

通过这样的对比,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诠释与表现。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诗词鉴赏指南》

这些书籍可供深入了解明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及其作品。